网站导航

外语人用语言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幕后之声”

“有点辛苦,但很自豪,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能有机会参加冬奥会宣传视频翻译,为北京冬奥做一点奉献,很有价值感,而且更加热爱祖国了。”谈到志愿服务经历,外国语学院李舆悦感受颇深。

自2021年10月起,外国语学院建立了包含学生和教师在内的16支专业翻译团队,成立“语言服务译站”,正式承担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网新闻稿件翻译工作。翻译团队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高效地完成翻译任务,得到了奥组委相关部门的高度赞扬。

翻译团队提供的语言服务与普通赛事志愿者工作内容不同,多是幕后工作。他们不能走近场馆亲身体验,也无法看到崇拜的运动员们。他们的服务工作历时长,从去年10月起将一直持续至冬奥会结束。

参与此次翻译工作,志愿者们感觉与他们平日里的翻译项目全然不同。“我们的译文往小处说是自己的作品,往大了说代表学校和学院,甚至中国,关乎国家形象。所以作为一名译者要细心细心再细心,一点也马虎不得。”高维曼这样认为。梁双玥补充道:“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大家都会参考大量的资料,并对译文细节进行推敲。”和梁双玥一样,很多志愿者都提到了查证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李静提到:“翻译技巧方面,用好语料库很重要。一篇译文要反复检查三四遍,一旦发现一点不确定因素就要去求证。”程丹丹认为:“翻译时使用的术语到底正不正确,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查阅核实。”贾斯仪则表示:“术语、习惯用语的查证,要借助搜索引擎等数字技术工具。”

在翻译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团队所实施的小组协作机制促进了志愿者们自己探索解决方案。何卓玥在采访中提到:“冬奥会翻译稿件上交时间紧,质量要求高,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孟祥英也发现“小组合作检查往往能发现一些个体翻译时忽略的问题,如大小写、语法、择词等。”陈子莹则认为:“翻译的过程也是和队友磨合的过程。”王媛随即介绍了大家的翻译模式:“每个翻译小组成员都参与翻译,但在1-2名主翻译的译文基础上打磨,有疑问的地方大家会在群里反复讨论。”团队协作并不限于组内成员,组与组之间也要进行接洽。时雨萌提到:“要留心观察前一组同学的译文,因为自己译文中的术语很可能和前面的内容关联,不能出现一词两译。”

在翻译过程中,每一个外语人都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历。宋远航认为:“这次冬奥会翻译任务带给我们很多新的知识,使我们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关注的领域。”张昱煊也谈到:“经过这次任务,自己对待翻译更加严谨,抗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当然也会以更加自信的态度对待未来的各种挑战。”张晓宇表示:“冬奥翻译工作对我们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和老师及同学们深入沟通,互相学习,翻译能力得到提升。”

指导教师是志愿者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把关者。房佳说道:“李双燕老师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比如先理解后翻译,拿到稿件后,先通读全文理解大意,然后再安排任务进行翻译,体会‘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的三重境界。”

老师们不仅在学生翻译过程中给予及时指导,还负责最终译文的审校。姚玲玲老师说,能够参与冬奥翻译审校工作非常激动。通过审校,自己首先认识到学无止境,中英语言和文化中有很多不确定不熟悉的地方,需要不断学习。其次是在字里行间深刻体会到两种文化的差别,譬如,中文的“名将”一词,著名的名和将军的将,让人产生望而生畏的距离感,英文就相对简单,用top就可以了。作为外国语学院一名普通教师,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双语人才,让更多人参与到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行动中。

此次冬奥会翻译项目对学院和师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次冬奥会翻译项目为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与平台。对教师而言,以冬奥会项目翻译为依托,翻译教学与翻译项目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集体培养作用,不仅可以就学生在翻译项目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而且可以及时掌握语言服务行业的动态与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避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对学生而言,他(她)们可以在真实的职业体验中思考如何做好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的衔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尤为重要的一点是,随着项目的推进,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双语能力、策略能力、人际关系、职业素养等均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李腾龙老师说道。

在冬奥会开幕前,学院采用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团队师生展开了6期主题式培训,内容涉及新闻稿件翻译、冬奥会知识讲解、语言服务案例分析、体育赛事专门用语小型语料库建设及志愿者经验分享等。随着工作的推进,项目组将冬奥相关视频的字幕翻译纳入服务范围。团队规模进一步扩大,并确立了协调、主导、反馈三联动的工作机制。本次冬奥会翻译项目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周期长,对于团队师生们来说,在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学院项目组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奥组委相关部门的高度赞扬。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