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开展红色观影活动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行动指南和学习动力,4月2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集体观看了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望道》。

影片《望道》以陈望道的一生为主题,穿插起一个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以共产主义精神为指引,在夹缝中寻找光明的年代。从临时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到冒着抓捕危险夜里为工人们讲解共产主义思想,再至面临生命威胁仍坚持筹钱创办新闻馆,在望道先生这些短短的生命缩影里,我们看到了先生为共产主义热烈奉献的一生。

那些英勇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并从来无悔的人们,他们用血肉和生命在黑暗的时代里奋力投进一束光亮。通过此次观影活动,全体人员备受感动,深受鼓舞。大家表示青年应肩负起历史使命,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用青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华美篇章。

学生感受

本科生党支部 陈允菲: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陈望道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他对教育和翻译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向着这个信念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科生党支部 李睿辰:在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集体观看了电影《望道》,感触颇深。影片以陈望道的生平事迹为线索,表现陈独秀、陈望道为领袖的一代新青年追寻真理、救亡图存的精神。如何救民于水火,挽民族之沉沦,扶大厦之将倾,建崭新之国家?1920年上海,陈望道伏案耕读,以墨咽粮,潜心翻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问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了先驱性的作用。从此,无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追随马克思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义无反顾、奋斗终身,这让我感受到了永垂不朽的望道精神,是我们作为外语学子学习语言,学习马克思主义伟大的榜样。不知不觉,五四精神的火炬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青年手中,这份从影片中汲取到的精神力量和青春热血将激励着我,更坚定了我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决心,以才学谋划大略,道德汇聚新风,实干铸造时代,齐心续写国家新辉煌!

本科生党支部 杨婷婷:今晚和党员同志们一起观看《望道》,我有了很深的感触。与以往在电影院观影截然不同的是,今晚我们四周是熟悉的小伙伴,浓烈的集体感为此次观影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受。起初,我以为本片名仅仅只是要讲述陈望道先生这一生,但是观影后才发现“望道”不仅是陈望道一个人,更是那个年代坚守初心的一群人,是一段关于信仰与热爱的回忆录群像,讲述了百年前风雨飘摇,一群有志青年坚守真理与信仰的热血故事。革命先辈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他们是我们当代青年的榜样,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以青春热血,望真理之道,这是一部很值得深思的影片,它告诉我们,青年们心中需要有信仰,散发炽热的光,为着这一信仰,才能支撑着他们走下去这条真理大道。

研究生党支部 连晓婷:影片以《共产党宣言》初传入中国急寻翻译者而遍寻无果,陈望道先生接下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废寝忘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译本的翻译工作。因为自己专业是翻译,所以对此段场景感触颇深。望道先生一字一磨的钻研精神深深打动着我。《共产党宣言》一经传播,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革命者投入到革命的浪潮中,让观众们深切感受到了以陈望道先生为代表的前辈们为寻求救国之路而付出的热血和汗水。

先辈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不易,更激励着我们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内尽自己所能发光发热。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