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品读红色经典 营造书香工商——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举办读书分享会

4月12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在启铸恭温楼B114举办《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读书分享会第二期,分享会由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蒲晶主持并领读。同学们分为了六个小组,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一书进行分享。

李佳雪代表第一组讲述《红旗渠》第一章红旗渠源和第二章治山治水的故事。其中,第一章主要讲述了红旗渠作者寻访过程、建设任务以及人们如何克服苦难去建设红旗渠,展现了人们蓬勃向上、无私奉献的磅礴气势。第二章提出红旗渠三问,从为什么要、为什么敢、为什么能三个方面来阐释修建红旗渠的必要性,详细讲述了党领导人们建设红旗渠的卓越伟绩。

杨楚瑜代表第二组分享《红旗渠》第三章引漳入林,该组同学按照时间线对本章进行梳理,来讲述人民探索建设红旗渠的过程。起初人们建设面临很多困难,林县也极度缺水、需要外出寻找水源。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引漳入林具有高度可行性,启动引漳入林工程,召开具有关键意义的盘阳会议,该会议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彭蕾、段欣怡、杨文文和汤一代表第三组分享《红旗渠》第四章鏖战太行,本章提到总指挥部和分指挥部对修建红旗渠下达了指令,各司其职。并且介绍了红旗渠修建标杆性人物吴祖泰,他攻克了许多修渠的技术难题,对红旗渠的修建做出了卓越贡献。

幸婕和宋栩韬代表第四组分享《红旗渠》第五章攻坚克难。通过前几章的叙述,红旗渠完成一期工程,准备进入临县境内。在中苏断交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背景下,红旗渠修建面临两个问题:干还是不干?要干应该怎么干?人们没有退缩,直面苦难,克服青年洞建设种种难关,体现了工程建设中的青年人不畏艰难、敢于冒险牺牲的吃苦精神。此外,文章还讲述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修渠人,他们通过改进方法、创新设计,为红旗渠的成功修建贡献自己的力量。红旗渠总干渠最终建成,实现了林县人民“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梦想。

朱子烨代表第五组分享《红旗渠》第六章再战干渠和第七章长藤结瓜。在总渠建设完毕后,红旗渠建设进入到三条干渠的建设部分。在干渠的建设中,人民群众发挥集体智慧,在水利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中,提出一渠十带的计划,进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最后小组成员做出总结,红旗渠建设是基础性、关键性、革命性的伟大工程,是“活着”的文物。

孙禹馨和马艺宁代表第六组分享《红旗渠》第八章继续奋斗和第九章何以功成。讲述了红旗渠建成后的完善和传承,红旗渠走出大山流向全国,建渠人也走出大山,创造新生活。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代代传承了下来。红旗渠建设中出色的治理能力被归结为四点:政治能力要过硬、调查研究是前提、科学决策是刚需、干事创业两手抓。

阅读分享后,部分参会党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阅读体验发表深切感悟。汤一通过参与红旗渠主题爱国教育活动,深刻感受到了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依旧能感受到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青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年更应当珍惜现在、努力学习、施展才干。幸捷阅读了红旗渠一书感到了非常震撼,被永远为人民服务,牺牲自我的人民公仆所感动,作为党员更应当为身边的提供帮助,做出贡献。孙静飔认为红旗渠的成果离不开优秀领导班子的带领,要学习在建设过程中的青年人,挥洒汗水,不断创新,勇于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己。

陈蒲晶一一对上述感悟进行点评,并鼓励党员同志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用书籍浸润心灵,用精神力量解当代青年精神之苦,不断弘扬红旗渠精神,指引未来发展。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