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座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完善馆校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3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博远楼天朗厅召开“共绘校馆协同育人新格局”座谈会。北京市方志馆馆长刘宗永、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馆长刘德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副馆长白卫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社教部副主任王磊、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刘海明、中国评剧院艺术规划部吴丹以及北京市学校思政课“青年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张璇受邀参加。座谈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力主持。

马力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近年来各实践教学基地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对“大思政课”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学院坚持“开门办思政”,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式、新方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与实践教学基地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她希望未来能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和完善长效合作机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数字化育人平台建设、思政课与日常思政教育的融合等方面推动更深层次的合作,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共同书写协同育人新篇章。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宇宏表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学校与丰台区共建“大思政课”共同体,不断深化与各实践教学基地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合作,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她希望未来能继续携手合作,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将思政课质量提升作为根本抓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深化“思政+专业+社会”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机制,打造育人品牌,让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在交流环节,各实践教学基地代表介绍了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在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做法经验,表示希望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丰台区中小学开展深度合作。与会人员围绕资源开发、课程共建、方法创新、队伍建设、成果转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滨滨、副院长成林萍、教师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座谈。

馆校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深化了合作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大思政课”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