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新时代下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论坛”
丹桂飘香秋意浓,金秋时节硕果丰。10月21日,第二届“新时代下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远楼天朗厅成功举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孟波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爱达荷大学、法国图卢丝第二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八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论坛。
孟波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下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的背后蕴含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国责任,他表示,在这个奋进的新时代,自然文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与环境,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新时代下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系列论坛,旨在打造立足中国特色、紧跟国际前沿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平台,很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希望与会师生能够以此为契机,为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思想基础、凝聚奋进力量。也诚挚邀请与会专家能够积极献言献策,共同助力首经贸外国语学院开启下一个20年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玉红玲主持。她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自然文学研究一直是学院研究特色之一,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既体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切实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创新举措的自觉行动,又彰显了积极搭建中国当代自然文学研究交流平台的使命担当。
此次论坛,上、下午各有三场主旨发言和两场特色汇报。
上午第一场主旨发言来自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方红教授,她做了题为《以“定居景观”替代“人居景观”:缪尔《我的青少年生活》的乡村景观研究》的学术报告。方红从乡村景观入手,探讨缪尔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如何从传统的人居景观转入定居景观,提出缪尔的定居景观具有三重维度。她认为缪尔独特的定居景观,一方面,肯定了动植物生命的内在价值,肯定荒野具有对人进行熏陶、教化的文化品性;另一方面,也质疑了美国的定居者文化,委婉批评了定居者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缪尔的三维定居景观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第二位主旨发言人是美国俄勒冈研究所资深科学家Scott Slovic教授,题目是《The Singularity Effect: Reflections on the Works of David James Duncan and the Broader Applicability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to Nature Writing》。Scott Slovic认为人类的思维很容易被大规模的现象所麻木,但却有巨大的能力来欣赏世界的个人和小规模的方面,因此他简要描述了一些关键的心理概念,如伪无效,跨标量想象,特别是奇点效应,并展示了这些概念如何帮助我们欣赏邓肯的小说和其他著名的当代美国自然写作的例子。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宋丽丽带来第三场主旨报告,题目为《环境人文视域下的文学与阅读》。宋丽丽着重向大家介绍了环境人文的定义以及环境文本的经典著作,并对在环境人文的视域下如何界定文学与文学经典,在跨学科的研究中文学是否要重新由狭义向广义转变,在环境人文视域下文学阅读具有什么建构意义,以及环境文学阅读强调哪些要素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上午的两场特色报告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姚玲玲博士和苏明鸣博士。姚玲玲的报告题目为《Walking the New World versus Walking the Fallen Empire: Thoreau the Woodlander, Ai Wu the Plant Lover and the Anxiety of European》。姚玲玲认为梭罗和艾芜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共同练习行走和阅读,并将它们作为存在和思考的一种基本方式,她在发言中重点关注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和《行走》以及艾芜的《南行记》和《我的幼年时代》四个重要文本,并通过分析文本强调了两位作家对自然和文明的深刻的、超越时间的反思。苏明鸣的报告题目是《对立与补充:塞缪尔·巴特勒与达尔文进化论思想之争及其当代启示》。苏明鸣认为自《物种起源》发表以来,达尔文学说一直饱受争议,19世纪晚期是“非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全面反攻时期,而巴特勒的进化论思想中体现的哲学辩证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研究案例。在发言中,她陈述了对巴特勒进化论思想与拉马克及伊拉斯谟斯•达尔文学说的亲缘关系的研究,并在论证巴特勒对拉马克主义的关键概念的阐释和补充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巴特勒对达尔文及自然选择理论的批评与误解的原因。
下午的第一场主旨发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梁坤教授,她的报告题目是《普里什文的绿色史诗创造》。在报告中梁坤简要介绍了黑格尔、巴赫金、梅列金斯基等学者作品中的关注点。同时她认为普里什文怀有自觉的史诗意识,并且对传统史诗的定义做了扩展,试图通过博物学和人类学的探索“把诗歌、科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梁坤表示,在普里什文笔下,人的歌声勾连起陈年往事和万物起源,自然之诗是关于起源与秩序的想象和动物的自组织结构,他书写几个世纪以来坚守信仰、为逃避迫害而远离尘嚣旧教徒群像,他关注自然万物的生生灭灭,选取“绿色王国”的某一断面。其创作不仅确立了人的存在,而且确立了自然的存在,故可称为绿色史诗。法国图卢丝第二大学英语文学名誉教授Françoise Besson带来第二场主旨报告,题目是《Nature Writing: a Soft Strength to Repair the World》。在报告中她通过介绍不同时期诗人的诗歌来证明自然在世界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通过不同时期名家的著作来证明浪漫主义者是生态学和有远见的诗人的先驱,他们的诗歌揭示了人类和非人性之间的联系。同时她认为自然是所有大陆的许多文学作品的核心,因此她主要分享了如何让自然书写成为修复世界的软力量,进而找到共享地球的新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姚成贺带来第三场主旨报告,题目是《“根”的词语是“梦”:勒古恩<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中的道家乌托邦》,在报告中,她指出当代美国小说家勒古恩承认其所创作的全部作品都深受《道德经》的影响,她围绕勒古恩在《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中对梦境的描写和对道家自然哲学的阐释,针对苏文“静态乌托邦世界”以及詹姆逊“世界缩影”的定义,揭示小说中的道家乌托邦精神。姚成贺认为勒古恩通过“梦”与“根”的概念超越森林世界中的生死二元对立,提出人类应回归本源之根,极富道家乌托邦色彩。
下午的两场特色报告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赵莹博士和外国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生狄沐祺。赵莹汇报的题目是《<古老的泰孔德罗加>中的自然书写与文化记忆建构》,她认为霍桑通过“反抗山”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张力,说明人类以自然为载体建构文化记忆时,对自然主体性的忽视会引发主流文化记忆的祛魅;在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前提下,古堡周边的自然显示出自身的能动性,即它通过发挥自身对人类的催眠功能,叠加出多媒介的境界和效果,促成多元古堡废墟文化记忆生成的可能;自然的演进则推动霍桑梳理与泰孔德罗加古堡相关的历史脉络,并据此建构虽处于边缘地位,但有利于美国当下发展的古堡文化记忆。狄沐祺做了题为《诗歌能否拯救大地?自然文学三维景观视域下弗罗斯特诗歌研究》的报告,她提到二十一世纪生态诗学领域开始关注一个命题——诗歌能否拯救大地?她认为诗歌所拯救之“大地”可被视作“承载着人类精神的土地”,诗歌拯救大地的过程则可以用“自然文学的三维景观”进行阐释,她表示在“自然文学的三维景观”的视域下,研读美国自然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可发现,诗歌不仅在空间语境与情感语境中产生意义,也可被视为人类智力的表现形式,在自然语境中发挥现实功能,自然诗歌具有指引人类形成趋近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的能力,并以此“拯救大地”。
论坛现场,与会师生针对主旨发言和特色报告展开了热情的讨论,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拉下帷幕。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重霄代表首经贸外国语学院致闭幕词。刘重霄对各位学者的到来再次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学者们的学术分享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获益颇丰,同时他表示“新时代下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系列论坛旨在打造立足中国特色、紧跟国际前沿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平台,希望本论坛能够继续统筹高校自然文学研究领域的科研中坚力量,进一步加强校际沟通、深入推进自然文学学科发展,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学界力量。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