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体化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0月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博纳楼五层第七会议室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体化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张璇特级教师工作室全体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吴卫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4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要提高站位,牢记使命责任,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要发挥集体备课会的优势,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不同学段课堂教学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

在教学展示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苏珊珊展示了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专题教学设计,涵盖教学问题链的构建、热点内容的课堂互动以及如何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就来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中国特色。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王红老师提出,思政课教师可以从展示教材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改革开放成就等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科学构建知识。北京市第十中学王红老师通过一体化教学分析,强调了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樊淑伟老师从研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找准教学落脚点、基于教材内容筛选一体化教学内容、依据学段特点开展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分享了三条主要教学思路。

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课优秀教师张璇回顾了与首经贸马院的合作历程,阐述了从同课异构到异课同轴,再到课程融通的演变过程,分享了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经验。她强调,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探索不同学段间的衔接融合,使不同学段间的学习内容能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王颖对四位老师的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讲授既有深度思考又有温度交流,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内容主次分明、结构合理,并能巧妙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通过互动和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宇宏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思政课建设要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她表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一体化教育,思政课教师要以教学为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此次集体备课会由首经贸马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与北京市张璇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挖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大中小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从而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递给广大学生,培养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