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毕业“寄”故事(十)|金融学院:一生一策一线牵 亦师亦友金融缘

【编者按】夏日的北京,热浪滚滚。正值2020年毕业季,静谧许久的校园一下忙碌起来,各学院领导、一线教师、辅导员、机关教职工和后勤安保人员齐上阵,在学生宿舍中化身“网络主播”“打包员”和“搬运工”,为提出行李收整需求的毕业生集中进行打包、邮寄和留置物品存放工作。老师们用全力的奉献和辛勤的汗水,把对学生的思念和毕业的祝福一一装进毕业生的行囊里,开启了暖心的“毕业寄”。

走进金融学院的毕业“寄”故事

入校时,我与你相遇在课堂;离开时,我亲手为你整理行囊。7月9日至15日,金融学院党委组织37位教师志愿者为无法返校的毕业生进行行李物品收整和寄送,帮助同学们顺利走完毕业前的“最后一公里”,用奉献精神和爱生之心为毕业生上好“最后一堂课”。

今年,金融学院毕业离校共计427人,其中209人委托学院收整行李,分布在11栋宿舍楼,毕业生行李物品收整和寄送工作难度大。学院党委坚持“一人一策、以生为本”的工作要求,精心准备、提前谋划、广泛动员,研究制定了《金融学院2020届毕业生行李托寄工作实施方案》,点对点了解学生诉求,一人一策解决实际困难。学院党委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细化工作部署,组织成立党员战“疫”志愿者服务队,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辅导员等悉数参加,积极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少非党员教师积极分子也踊跃报名,加入到毕业生物品收整工作中。

共产党员、金融系教师王苹表示:“我希望通过教师志愿者活动努力的为毕业生们送去温暖,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心。”国际金融系刘民俐老师身体不好,但依然报名了此次志愿活动。她说:“作为学院的一份子理应出一份力。”保险系教师李亚男特地从河北赶回北京参与此项工作,她说:“在为学生打包期间,我和同组老师默契合作,和学生有爱互动,越来越喜欢这项工作。”

毕业生行李物品收整和寄送工作繁重琐碎,为了避免遗漏,老师们全程视频,与学生耐心沟通,细心挑拣、有序整理。大到被子床垫、小到文具、海报、明信片;上到柜子顶上的书籍、衣物,下到床底下的鞋子和洗漱用品,老师们把每一个角落都展示给学生。在天气如此炎热,又要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大家的衣服很快湿透,衣服干了又湿,留下一道道汗渍;为了节约时间、尽快打包,大家都尽可能少喝水、少去卫生间,保证按时完成打包任务。除了保证工作效率之外,老师们也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对于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很仔细的检查,寻找有意义的资料,希望给同学们留下宝贵的青春回忆。

平日里站在三尺讲台传播知识的使者在此时此刻化身为宿舍里爬上爬下的收纳员,忙得不亦乐乎。金融工程系教师王德河说:“虽然感觉很累,但是自己的工作给困难中的学生提供了帮助,觉得非常满足。”保险系系主任张小红老师说:“尽管非常辛苦,但看到我们的胜利成果——一箱箱整齐的行李,也就得到了莫大的安慰,特别是孩子们那一声声‘谢谢老师,老师们辛苦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暖心毕业季,动人师生情。国际金融系朱超教授说:“希望能帮到一些同学节省旅途奔波的时间,减少暴露风险。打包时,感觉既像自己回到二十多岁,又像在送孩子去远方。”金融系教师廉永辉共计为25名同学收整了行李,是实至名归的“打包达人”,他把对毕业生的关心与思念融在行动中,装进包裹里。一件件满载着老师牵挂和祝福的快递,飞驰回“家”。

数据反复更新,辅导员加班加点力求数据精准;党委书记全程参与、细致动员,确保人员合理安排调配。经过三周的基础信息摸排和反复论证,学院最终确定了行李物品收整和寄送工作方案。收整工作启动后,经过老师们每天12小时、连续一周的奋战,金融学院顺利完成了209名学生的行李收整工作,共计收整和寄送1000余件行李。

教书又育人,言传且身教

金融学院教师用实际行动落实了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