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外国语学院开展学术周活动

10月28日下午,周领顺教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在向东楼120进行了以 《英-汉、汉-英批评者角色对翻译批评者身份的干扰——以“魂断蓝桥”和I Did Not Kill My Husband的译名为例》为题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朱安博老师主持,MTI中心主任李双燕出席,讲座开始前,朱安博为大家介绍了周领顺的履历背景,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讲座开始,周领顺以生活中的常见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引子,并借此引出实现翻译批评的三大目标: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其前提是要确保公正性。但是,我们在开展英译汉与汉译英的翻译批评活动中,不知不觉会将自己批评者的身份和消费者的角色相混淆,从而影响批评的公正性。在“鉴”和“赏”之间,既有审美取向的问题,又有学者身份的问题,只有能分清彼此的关系,才能在开展翻译批评时做出有效评价,从而更好实现翻译批评三大目标。

周领顺以英译汉“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和汉译英I Did Not Kill My Husband(《我不是潘金莲》)译名为例,运用大量电影名的翻译实例,做出符合事实的说明。借此周领顺指出实现翻译批评公正性的基础是评论者不能迷失自己的身份,“英译汉”时,会因为“赏”的心理因素的干扰偏离正确批评的轨道;“汉译英”时,虽然“鉴”为常态,但依然会因“赏”的心理因素干扰影响正当批判的行为。在进行翻译批评时,要尽可能保持学术批评应该有的清醒认识,即应该是“鉴”者而不是“赏”者,即便“赏”,也应该先“鉴”后“赏”,不可以消费者等普通社会人的角色乱了批评的学术真性。

在问答环节,同学积极向周领顺询问自己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周领顺建议应该具备研究生所特有的批判思想,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够做到问为什么。此次讲座,周领顺不仅以大量案例深刻阐释翻译批评者的正确做法,还介绍了诸多富有实效的学习方法,同学们收获颇丰。

朱安博在总结中指出,大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有批判性思维,要做到“薄”“漏”“透”三点,即在学习中能够对某个研究主题进行深层次挖掘,吃透挖透,不漏掉每个可深入思考的点。

周领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主任、《翻译论坛》杂志执行主编。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原创性构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专著、译著十余部。目前研究方向为译者行为批评和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曾获教育部全国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届)、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过人物专访。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