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学院举办第14期博士学术沙龙
11月2日下午,财政税务学院在博远楼419会议室举办第14期博士学术沙龙,这是本学期的第二场博士生与青年教师的学术交流活动。财税学院致力于为博士生提供更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加强博士生与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共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本场学术沙龙主题为“承销商跟投、战略配售与IPO定价效率——基于科创板注册制经验”,学院副院长何辉教授、青年教师徐军伟博士和2021、2022级博士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期沙龙由副院长何辉主持。他先是对徐军伟博士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进行简要介绍,并强调,学术沙龙是大家集思广益的一个过程,是改善论文质量的一次机会,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表示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希望大家在这次主题沙龙中有所收获。
本场由财政税务学院2021级财政学博士研究生梅延拓汇报演讲。在本场“承销商跟投、战略配售与IPO定价效率——基于科创板注册制经验”主题汇报中,他指出,注册制运行实践在理论上可以预期我国科创板的运行理应带来更加合理的估值和更高的IPO定价效率。然而,截至2022年10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46.86倍,明显高于其他板块;多家科创板公司出现破发现象。导致社会公众认为科创板可能依然存在定价效率不高现象。这种理论预期与现实挑战的矛盾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评价科创板IPO定价效率?科创板公司定价效率是否合理?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探讨科创板市场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注册制具有重要意义。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的全部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借鉴Kumbhakar等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科创板IPO定价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我国科创板IPO定价存在一定的折、溢价现象,科创板IPO定价效率值集中在80%—99.88%,整体水平较高,表明我国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定价效率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进一步深化注册制改革。
徐军伟指出,从论文整个的内容、逻辑和呈现的方法上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这篇论文的主题是承销商跟投、战略配售与IPO定价效率,但是整篇文章还需清晰地表达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呈现研究问题。比如,这篇文章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IPO定价效率,那么它的定义、现有研究方法,以及其定价效率效果如何,都需要认真追踪文献进行对比,去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进行实证分析过程中,一定要把实证模型清楚的展示出来,要认真选取各解释变量、平衡变量间的关系。要注意科创板与其他主板之间的不同,科创板本身存在选择性偏好问题,上市时间不同,就存在很强的异质性问题,需要再斟酌自己研究模型的设定。
最后,何辉指出,这篇文章结构规范性、框架还是非常好的,建议在文献综述部分把承销商跟投与战略配售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释清楚。在实证部分,理论推导是基础,各个函数、指标较为抽象,应该用选取的数据和指标丰富前人的理论推导,形成具体的模型。模型是文章的核心,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文章所阐述的问题。
本期沙龙在愉快地讨论中结束,与会博士生们都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对自己的学位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何辉教授也表示,在不断地交流中,相信大家的科研能力一定能有所提升,期待下一期的学术沙龙。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