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华侨学院在党总支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以及学校关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延迟开学期间的本科网络教学工作。开学一月有余,学院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其他各项工作运行平稳。学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特推出了战“‘疫’进行时—OCC教师”人物访谈系列,旨在通过对教师代表的采访,让读者们近距离感受网络授课环境下“网红”教师们的工作学习状态,鼓励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工商管理系朱小丽老师的幸福时刻
居家办公期间,朱小丽老师采用了微信群+云班课+腾讯会议直播相结合的形式。每次课的前一两天,她会把课程的具体教学计划分享到微信群,让同学们提前做准备。课程日,学生们会根据课表时间在云班课线上打卡签到,并观看她提前录制好的课程视频,中间还会穿插线上练习。之后,她会通过30-50分钟的腾讯会议直播来为学生串讲、答疑。
朱小丽老师对于第一次给学生开直播课印象非常深刻。由于之前并没有过直播经验,不知道效果会是什么样,心中非常忐忑。课程中间,她总会问学生“能听明白吗?”“能跟上我的思路吗?”“这样的上课形式可以接受吗?”好几个学生同时说:“老师,这种形式挺好的,讲得很清楚,我们的疑问能够得到及时解答”。学生们的反馈给了朱小丽老师极大的信心。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是对老师最大的认可,能够得到学生们的认可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通过网络授课形式,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能感觉到学生们都在很认真、很努力的学习。网络授课有其明显的优势,很多资源可以在网络平台共享,自己录制的视频资源学生们也可以反复观看。线上练习和布置作业,学生方便提交,老师也方便批改。师生间互动的形式也很多,可以微信群互动,可以在云班课等平台互动,也可以开通腾讯会议这样的直播平台进行实时互动。信息量大、便捷、渠道多样是网络授课最大的优势。
但同时,网络授课也存在着些许困难。有些学生不愿意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老师看不到学生的状态。老师进行个别提问会好一些,但对课堂进度有些影响。如何提高互动频率和效果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另外,小组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没有办法进行实时小组讨论。
此外,朱小丽老师今年指导了五位学生的论文,辅导了两组学生参加审计案例大赛。虽然疫情“阻隔”了师生见面,但对学生门的学业要求丝毫没有降低。朱小丽老师表示,“网络沟通间也接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内在动力。学生们虽然缺乏实践经验,但很有灵性,很多问题一点就透。也许是由于疫情不能到校的原因,学生们表现的非常成熟、稳重,自主性、独立性都很强,且很快掌握了从书本及案例中汲取有用的分析方法”。
华侨学院的老师们努力适应教学形式的改变,不断摸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关心学生的身心状况,关注每名同学的学业状况。从一线教师到“网红主播”,她们从未有丝毫懈怠,一如既往兢兢业业,这是老师们的责任担当,也是华侨学院的不懈坚守。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