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数字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研究论证会

12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数字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研究论证会,旨在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方向。会议邀请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冯培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树荫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义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宪萍教授等专家学者。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宇宏主持。

周宇宏介绍了在学校数字经济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背景下召开此次论证会的主题和意义,期待与会专家为面向数字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政课改革提供指导和建议。

在课题汇报环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伍书颖分享了“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视域中的数字劳动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就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具体实施提出了指导建议。王树荫肯定了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强调要结合数字经济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赵义良表示,课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中的生产关系、劳动价值、资本运作等核心要素,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宋宪萍谈到,课题可以从资本批判和民本建构两个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并将“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的研究纳入研究范畴,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冯培强调,研究课题应当突破传统框架的限制,聚焦于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要重视跨学科的合作,以此来拓宽教师的视野并促进交叉学科成果的产出。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面向数字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改革。王树荫表示,要从思政课程的数字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数字经济研究两个维度推进学科融合发展,要加强沟通协作,明确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数字经济研究中的定位和贡献。宋宪萍指出,要结合学校在经管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利用数字经济领域的鲜活案例,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共享共用的教学资源库。赵义良指出,要依托学校特色,加强与其他学院的合作,聚焦数字产业、数字金融、资本经济等相关领域,为北京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冯培强调了学科交叉整合的重要性,指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不同专业应聚焦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针对各自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学校优势特色,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数字经济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与会者还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方向、跨学科团队的构建与合作、思政课的新形态以及思政课改革的路径。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滨滨、副院长成林萍以及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