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首经贸顺利召开“聚焦面向科技强国的未来科学家”培养研讨会

3月9日,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劳动经济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科技部人才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中国人事科学》杂志和《中国科技人才》编辑部协办的“聚焦面向科技强国的未来科学家”——首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场研讨积极回应两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精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社科院、上海市科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来自长郡外国语教育集团、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心学校、北京丰台区承泽小学和北京西城区三义里小学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

首经贸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麻宝斌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在人工智能加深应用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议题。而作为人才储备根基的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育仍需强化。结合党的二十大“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麻宝斌提出构建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夯实基础教育改革三大关键命题,并承诺学院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推进各方合作,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本次会议设置了特邀发言、主题演讲和自由讨论环节。在主题演讲中,九位专家分两个阶段发表演讲。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教授在特邀发言中系统阐释了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的战略价值。为实现“202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亟须在全社会营造潜心钻研的良好科创环境。基于此,他提出四点改进路径:构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营造潜心钻研的创新环境;完善“知行合一”的实践体系以及培养青少年见贤思齐的主动学习意识。吴江特别强调要突破传统教育桎梏,通过科创平台实现理论向创新能力的转化。

第一阶段主题演讲由首经贸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潘娜教授主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钟祖荣教授基于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提出整合资源向基础教育开放、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实施五维综合培养、项目化学习等科技教育优化方案。

长郡外国语教育集团校长周文美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育人目标与实施路径展开论述,强调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特别提出应增设“心智培育”维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研发本土化教育理论、构建多元智库、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等多元方式应对当前智能时代知识获取方式的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刘颖从宏微观两层面展开论述,并结合自身育儿和教学经历,强调加强青少年关键思维:把握学习策略、知识结构、元认知、智力标准和学习能力五大核心要素,引导青少年有效思考;营造探究式、开放式学习环境等,让创新在无意识中发生。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心学校校长邱城系统分享了作为广东省省级科学教育示范校,该校在科学教育方面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通过项目化国家课程、特色科学社团创建、校本课程开发、科学课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校地联动协同等方面发力,不断拓宽青少年视野,提升其科学和创新能力。

第二阶段主题演讲由首经贸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业进教授主持。上海市科学研究所张仁开研究员站在政府管理的宏观视角,总结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六大鲜明特色。同时指出需警惕功利化、应试化、娱乐化等问题,建议向专业化、普及化、个性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汪怿副所长强调STEAM教育对培养创新兴趣的重要作用,提出应构建知识、思维、团队协作等多维度的青少年培养体系,让青少年有机会触碰到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北京市丰台区承泽小学科学主任李贺以《项目式学习驱动“双新”实践,构建素养导向的“新质”课堂》为题,重点介绍了该校如何通过建立“基础课程+项目课程”的双螺旋模式,打破壁垒,协同共育,构建项目式学习进阶路径,在过程中动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

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书洁教授基于认知理论研究,围绕当前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结构不一致、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接受习惯存在错位等现实困境,充分探讨了学生内在驱动力不足、低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路径模糊的三大研究发现。

西南交通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杨桓副教授以重庆谢家湾小学作为案例,深入介绍了其在素质教育育人模式方面的优秀做法,展示了该校先进的教学理念、知行合一的育人实践、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和友好开放的校园环境等成功经验。

会议闭幕环节,汪怿副所长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框架,提议建立常态化研讨机制。麻宝斌表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是教育现代化核心命题,本次会议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产出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为后续改进提供重要指导,并代表学院向与会专家发出深度开展学术合作邀约。

作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科的建设单位,此次研讨展现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勇担科创强国及人才培养重要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跨学科合作与协同创新,致力于推动科研、教学和实践的深度融合和跨地域的学习行动网络,构建智能时代大中小贯通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携手各方,共同探索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新路径,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助力国家创新发展。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