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首经贸跑出AI赋能经贸人才培养的“加速度”

近日,前线杂志社主办的《大学生杂志》刊发文章《跑出AI赋能经贸人才培养的“加速度”》,报道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数智转型的生动实践。学校通过“智慧升级,推动教学模式新变革”“ 数智转型,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数字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等丰富探索实践,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当中,培养既拥有扎实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同时兼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经贸人才,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图片

全文如下:

时值盛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园内,一场以数智赋能高等教育为核心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同学们在人工智能“AI+X”大赛中,积极参与、踊跃实践;科研新秀在首届AI创新大赛中展露锋芒,为社会民生助力;教师们带领团队在金融科技实验室潜心钻研,破解金融难题;专家学者们在“人工智能交叉创新发展论坛上”探讨新技术的前沿进展和未来趋势。近日,学校正在着力打造“驼灵”财经特色教育专用大模型,建立新的育人生态…… 

从顶层设计到各学院协同发力,一场高质量教育改革正在这所财经高校再次起航,驶向智慧教育的广阔海洋。一隅观全,首经贸凭借着数智化改革探索,被评为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并于5月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跑出了AI赋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加速度。

智慧升级,推动教学模式新变革

课堂上,新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智慧教室中,多模态AI技术可以实现与师生同步,实时跟踪学生关注度、课堂互动频率、教师教学节奏……不仅如此,利用智慧平台,还能实现虚拟仿真实训,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从“学”到“练”的实践闭环。不仅如此,应用最新的“智能体”,智慧教学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程序代码、调试工具和教学案例,甚至指导学生完成复杂项目的开发…… 

细数学校推进数智赋能改革以来教室里的变化,首经贸管理工程学院教授刘经纬深有体会:“学生对这些变化反馈非常积极,选修课常常出现‘抢课’现象。”

2024年,在北京市教委指导下,市属公办学校首次开设“人工智能导论”通识课,在学校个性化设计部分,首经贸全新打造的AIGC智慧教学平台,将国内一线通用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各环节、全过程。精心设计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通识课示范班,用“硬核科技”为同学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数智化转型离不开“数智+”智慧教学生态体系建设。近年来,学校打造了智慧讲授型教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室等一批精品智慧教室,实现了全校147间教室的直录播系统全覆盖。探索性地建设掌控融合MAX巨幕教学舱,营造有质感有温度的智慧教学生态体验,全力助推学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图片

2025年,学校正在以“驼灵”大模型为基座,构建AI教育教学生态圈。“驼灵”大模型集成DeepSeek、YouGPT等模型架构。首经贸教务处处长孙忠娟介绍:“大模型涵盖了财经大数据库、智慧财经课程及智能体、智慧财经AI 4 Value场景案例和大模型教学等工具,这些是首经贸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环境打造,都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更加贴近数智财经人才培养的应用场景。”

2024年4月,学校作为首批理事单位加入了由科大讯飞联合多所头部高校发起成立的“星火高校联盟”,积极探索大模型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场景。6月,学校申报的《AIGC赋能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教学创新实践》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北京市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名单。

在北京市教学项目评选中,首经贸3个项目入选人工智能通识课“前沿拓展”模块案例,并同时入选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高水平学科交叉资源共建共享。

首经贸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说:“当前,首经贸已经进行了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的丰富探索实践,通过打造新育人理念和新育人生态,将学生培养成既拥有扎实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同时兼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经贸人才,成为推动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智转型,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打造智慧教学生态只是起点,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2023级会计学院数智化国际会计班的课堂上,青年教师王肇通过财务机器人的辅助,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技对专业的影响。“没想到,我们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做完的工作,财务机器人仅仅用了几秒钟就完成了。”该班同学郭航毓感慨地说。

谈及专业建设初衷,会计学院院长于鹏介绍:“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我们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数智化+国际化+实践性+职业认证’,让同学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前沿的会计知识和数智技术,还能通过实践项目和企业合作,深入了解会计行业的实际运作。” 

图片

今年开始,学校锚定数智经贸场景,大力实施“专业焕新”计划,在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全过程强化数智素养培育,开设了数智素养通识教育必修课模块和“AI+”专业选修课模块,形成了“通识+专业”的立体化数智素养培育机制,实现专业数智转型全覆盖。学校深化“一核·两化·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首都优势、财经底色,提升人才目标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以数智化、国际化增强岗位“匹配度”,以战略人才拔尖班、产业领军应用班、首都功能复合班提升路径“精准度”。

“以数字经济专业为例,我们通过开设数字经济概论、数据分析、数字货币等特色课程,以及将编程语言、统计软件的学习纳入必修课程,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经济学院副院长蒋雪梅介绍。

在专业转型基础上,首经贸也在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管理,大力推进 “专业新生”计划,构建“AI+复合型”专业矩阵。学校增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新兴专业,并陆续增减了13个专业。2025年,学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并以未来产业、国家重大战略和基础学科为重点方向,开设25个数智化微专业。其中,数字碳管理、ESG投资与管理、数字金融都深受欢迎。

为配合数智化转型,学校精心打造了12门经贸烙印精品线上课程,44门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优质线上“金课群”不断扩充。每年开展面向教师群体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立项,充实教师队伍数智化转型资源。 

图片

学校还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加强校校、校地、校企合作。如开设全国首所财经类高校“量子计算+金融”课程,利用华为昇腾AI服务器开设“智能金融芯片与算法设计”课程等,并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集团、门头沟区政府、密云区政府等签署合作协议,加强资源互融互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数字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学科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特色,首经贸紧跟时代步伐,实施学科建设质量提升“突破工程”,加大对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支持力度,把数字经济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布局谋划。 

2025年,学校人工智能专业、琢玉书院开始招生,数字经济专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审计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设立,丰富了学校的学科体系,更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

学校还启动了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联合培养数字经济工作站博士后项目。在平台支持下,学校成立数字经济系、金融科技系,推进数字经济教材编写工作,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建立数字经济专业实践基地,组建数字经济学生科研社团,建立起交叉学科多层次、全覆盖的培养模式。这些举措的实施,使首经贸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培养层次更加丰富。

随着首经贸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学校在数字经济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研究院以承担数字经济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为使命,打破学院、学科界限,优化重组资源。7月4日,由首经贸和 清华大学作为共同发起单位,联合全国数字经济领域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成立“中国数字经济联盟”,不仅构建“政府引导场景开放—企业需求驱动课题—高校院所理论转化”的完整闭环,还能够针对数据安全、国际热点等突发情况,在48小时内形成建议报告,为国家数字经济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图片

“我们要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以数字经济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首经贸党委书记王文举的话语铿锵有力。 

从课堂上的智慧教学,到人才培养的数智化转型,再到数字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