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和宪法,这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伟大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其理论既高屋建瓴又微观细致,其内容既明晰具体又哲意深远,其语言既平实真切又饱含深情。从今往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了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作为高校思想理论工作者,如何把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充分彰显其鲜明理论魅力和巨大真理力量,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谓“深入”,它既是一种理论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要求我们在研究阐释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明确理论地位,认清时代价值。地位关乎着事物的重要性和突出性,对理论的地位有准确的认识,这是顺利开展研究阐释工作的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五个“是”的判断精准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所在:一方面,它是我们党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对以往理论的深化、创新和发展,其理论初心、本质和目标等内在主旨都完全一致;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着国际国内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而产生的新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关切。所以,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要求,将理论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发展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解,不可偏颇。与此同时,理论的地位还决定着其具有的时代价值。毋庸置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以及管党治党新境界,这是它的理论特征,更是它的时代价值。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这个关键背景,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任何的思想发展、理论创新、以及任何改革举措都只有放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解释。“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新理论”开辟了“新境界”,只有新时代的新理论才能指导新的伟大实践,才能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所以,只有突出“新”这个关键字,坚持“新”的价值取向,才可能将研究阐释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二是要理顺逻辑关系,把握丰富内涵。逻辑是理论的构建规则,研究阐释工作的基础就在于寻找思想体系背后的逻辑关系。十九大报告是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文献,文中明确提出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理解其思想的逻辑关系的根本依据。“八个明确”分析了社会矛盾的深刻变化,精准地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以及各项具体目标,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现,又可从内容中清晰感受到目标性导向和原则性要求。“明确”一词既是“阐释”,又是“提醒”,是“是”与“应当”的有机统一;“十四个坚持”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既是对实践中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理论目标的基本步骤和重要方法,既要突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又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此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坚持”一词既是“要求”,又是“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总之,“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紧密相联,互为印证,其中的每一项内容又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领域,又能以此展开并引发出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明确的工作要求。它们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逻辑体系。在实践的视野中,理论能够明晰深刻;在理论的指引下,实践愈发具体有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来没有空洞的概念演绎和抽象的逻辑思辨,而是处处指向未来、指向现实、指向实践,是融科学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更高层次的理论逻辑体系。理论工作者要在实践性的话语中把握其丰富理论内涵,不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降级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操作守则和政治命令,更不能丢弃思想中深刻的实践价值,以免沉迷于书斋式的、逃避现实的、脱离党和人民的理论空想和语词游戏。
三是要品味话语风格,体会情怀担当。话语风格是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研究阐释工作不仅要解读理论、深挖内涵,还要感受话语风格中体现出的浓浓情怀。文以载道,书为传情,对于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著述而言,十九大报告无疑是当前最为经典、最为核心的文献,但是要深入研究阐释这博大丰富的理论体系及其它的话语风格,还需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文献来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文献。此外,还包括关于某个重要问题论述的摘编,例如《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等,以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发表的 1000 余篇系列重要讲话(含贺信、回信、署名文章、接受访谈等)。同时,他在十八大之前的多部著作也是全面完整研究阐释新思想的文献来源,例如《知之深 爱之切》《摆脱贫困》《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以及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通过认真研究、系统梳理这些文献,我们能够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真切语言中的真挚情感和博大情怀,以及他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所具有的非凡政治智慧、敏锐洞察能力以及强烈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融通的话语体系中以讲故事、引寓言、说俗语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用讲道理、举例子、摆事实的方式来引发现实思考、凝聚理论共识。他的文章用词凝练,既提纲挈领又隽永深远,他的论述直面问题,虽娓娓道来却振聋发聩。习近平总书记在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其语言风格极具吸引力、震撼力和感召力,理论工作者应细心品味、用心体会,唯此才能由表及里,知微见著,从而真正将研究阐释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四是要找准现实问题,投入实践热情。问题是时代的呼声,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破解时代难题,推动实践发展。理论研究阐释工作一定要立足实际,深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面对的新的时代问题和突出矛盾。通过现实问题导入,能够更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通过当前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及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这条重要线索,通过把握新时代问题复杂性、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征,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明确”“坚持”“布局”“目标”“任务”“方式”“方略”“步骤”等充满实践性的理论话语的重大意义——它吹响了伟大实践的号角,立下了时代奋进的宣言。
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全面、立体、综合的工作,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又有深刻的理论性和学术性,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分析理论,体会情感,还要投入实践热情,要集知识、情感、意志于一体。实践热情是做好理论工作的重要保障,是一种坚定信念、巩固决心的过程,热情能够使人努力整合资源、不断探索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研究阐释,这既是梳理和阐发性的理论工作,同时也是宣传和引导性的实践工作。理论工作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条件和实际擅长,带领学生、社会群众、党员干部等不同的受众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的巨大力量,并且能转化为拥护核心、爱戴核心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形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唯有如此,才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研究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报第524期03版,作者北京市委组织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组成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