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本科人才培养巡礼 | 劳动经济学院:以劳为道 经世致用 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经管人才

0.jpg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琢玉工程”,努力答好“教育强国建设,首经贸何为”的时代答卷,教务处联合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别推出“人才培养巡礼”栏目,旨在全面展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亮点和成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劳动经济学院秉承“以劳为道 经世致用”的培养理念,以培养新时代经、管、法交叉融合的复合创新型劳动科学领域人才为目标,搭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丰富人才培养载体,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资源整合、科教融汇、强化实践,打造全方位沉浸式劳动学科育人模式。学院设有本科专业5个,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社会工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劳动经济专业于2022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招。

学院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4名,北京市“高创”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教育系统服务育人先锋1名。《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劳动法律制度》获批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人事心理学》《社会保障学》获批北京市优质本科课件,《产教融合、资源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全校开设的高等教育实践课程获评“北京市劳动教育建设优秀案例”。

学科积淀 科教融汇 科研势能转化为人才培养动能

学科积淀厚重,铸就人才培养根基。劳动经济学院是我国劳动科学发源地,教研人员接续奋斗近七十载,用劳动科学研究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培育劳动科学人才回应国家时代号召。学院在全国最早举办劳动经济专业(1955年)和人事管理专业(1984年),首批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3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8年)、劳动关系专业(2006年),第一批拥有劳动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人才学硕士、博士授予权(2011年)。创办的《人口与经济》期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组织编写全国第一套“劳动人事专业系列丛书”、高校“人才学课程系列教材”。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科学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为指导,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根植劳动精神、锤炼劳动品格、认知劳动价值作为育人理念的底层建构,逐步形成从课程教学到课外实践再到学院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全方位沉浸式劳动育人式。

1.jpg

2.jpg

培养体系完备,畅通人才成长路径。学院办学层次丰富,设有本、硕、博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专业涉及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多学科并交叉融合,既有学术硕士培养又有专业硕士培养。在此设置基础上,人才成长路径方向明晰、灵活畅通,充分发挥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培养优势,全面凸显学科交叉、实践应用的成长通道优势。

3.png

深化科教融汇,激发青年创新动能。学院以“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此为依据搭建学科体系和培养体系的主体逻辑,以“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情境视角下的劳动问题”为出发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建立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中国老龄协会首经贸老龄科研基地、国家卫健委人口与家庭发展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代表的十余个院内外科研组织,围绕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政策、创新人才与人才高地、高质量充分就业、数字劳动、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等与国家战略及新时代首都发展紧密相关的领域开展前沿研究,鼓励师生共创,引导反哺课堂,营造教学相长氛围,强化科教融汇实效,激发人才创新动能,增强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五年来,学院学生暑期实践立项100余项、大学生科研创新26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科创25项、“青年服务国家”暑期实践专项立项1项、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项,获得2020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最美团队称号。学生曾获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专业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揭榜挂帅全国一等奖1项,北京市级奖近30项;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大赛特等奖2次。

4.jpg

资源整合 校地协同 劳动育人发挥人才培养优势

学院依托劳动科学积淀,发挥劳动育人优势,立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全面拓展专业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多元教育载体,充分整合校内外和书本内外的多类型资源,创新调用课程内外教学手段,打造高校劳动实践育人新模式。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探索“书课一体化+N”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劳动理论指导劳动实践为出发点,通过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深化劳动理论活学活用。学院组织教师以中国实际为观照,积极开发编写劳动科学系列教材,鼓励知识点视频化、运用二维码等手段植入教材;结合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迭代翻转课堂为旋转课堂,以“线上观看-线下提问-讨论回答”“师生角色旋转”的模式为主,以就业训练、讨论辩论、渗入式案例分析等N种教学场景为辅,深化课堂理论学习、培养分析问题技能,充实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学院师生通过书课转换、角色转换、学思转换,协同设计组织“党的百年劳动思想与新中国劳动学科建设”主题展览,充分体现知识理论的课上课下转化与应用。

5.jpg

推动适应大学生特点的特色劳动育人模式。学院面向全校研发开设“劳动实践筑梦青春”劳动实践课程。在挖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劳动育人元素的基础上,充实课程内容,明晰劳动价值、厚植劳动精神、强化人民情怀、锤炼劳动品格,通过搭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拓校内四季花开试验田、建立村社共建基地等多种劳动平台,构建“一个统领、一条主线、三个元素、五个一内容”的劳动实践体系,旨在实现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劳动实践的融合统一。

6.jpg

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与中智公司、FESCO、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丰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22家单位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其中,五家单位获批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邀请业界专家、知名校友共同打造“校外导师计划”。学院与中智公司设立“虚拟中智班”实践育人模式,获得《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的专题报道。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三项。通过“引进来”为学生带来社会前沿,通过“走出去”鼓励学生学术延伸、实地调研和实习实践,不断强化专业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链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全国奖项。

7.jpg

8.jpg

国际合作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学院与美国罗格斯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马来西亚双威大学等境外大学建立了短期交换以及学位合作项目,每年三十余名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约15%本科毕业生前往境外大学继续深造。

深度融合 学科交叉 “三型一化”为导向突显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各专业归属管理学、经济学、法学门类,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优势,按照突出专业特征、形成专业特色、吸收其他专业特点的方向打造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班)、劳动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创新型为主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工作以应用型为主方向,所有专业兼顾国际化,打造以专业为基础的对内融合、对外交叉的“三型一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有“实验班”“专业班”培养方向,让学生同时掌握宏观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微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旨在培养德才兼备、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数智化思维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靠全员导师制,采用“案例+线上线下+过程考核+专业实践+就业能力训练”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借助劳动实践课牵引专业理论与实操实践融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健全人格的复合型、创新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

劳动关系专业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导向,通过小班全员导师制精益培养,贯通融合研究生学术训练,强化对劳动关系宏观治理与微观管理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演练,培养具有劳动情怀、国际视野、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型劳动关系管理人才。

劳动经济学专业立足“经济-管理”双基础学科导向,创造“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条件,创新“一体化、双基础、三融合、四能力”培养模式,服务于首都科技创新功能定位,培育创新型“新文科”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注重价值导向,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坚守初心,以专业服务社会。复合交叉、视野开阔。文法经管交叉融合,学科基础扎实,专业视野开阔。立足首都、知行合一。在创新首都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善治的实践中培养应用型人才。

未来,劳动经济学院将不断积淀学科支撑,铸就人才培养根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经、管、法交叉融合,以劳为道、经世致用的复合创新型新经管人才。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