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首经贸专家学者读十九大报告
10月26日下午,教育部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强调,全国教育系统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教育部统一安排,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从教育工作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起来、教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实起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各级党委、党支部迅速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组织参观实践、集中学习、专题讨论。新闻网特此推出“首经贸专家学者读十九大报告”专题,邀请学校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
刘冠军:站在新历史起点上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贡献力量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意义重大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做的重要报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献,在对“砥砺奋进的五年”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未来的美好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对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发,令人振奋。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报告深受鼓舞,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和新历史特点伟大斗争,都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习总书记在报告中阐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逻辑严密,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系统的全局性和深邃的前瞻性,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肩负着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尽快融入政治课教学的重大职责和神圣使命,为此必须立足本职岗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通过“三化”研究做到:“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道”,这是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前提;“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道”,这是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根本;“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道”,这是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新历史起点上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喻中:治国理政新理念——开放性、人民性、旗帜性
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通过看电视,读文本,十九大报告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方面,以下三个特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开放性,整个报告充满了开放的色彩,而且还强调,中国不仅不会停止开放,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快开放的步伐。这个报告既是一个面向全党的报告,也是一个面向全国人民的报告,同时还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报告。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观点,强调推动建构人类文明共同体,这个伟大的构想是对中国梦的延伸,是中国人民的世界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国对于人类共同体的责任,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这个报告的开放性。
二是人民性,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解决这些矛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性的核心指向是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与根本归宿。在报告中,总书记强调,要让大批惠民措施落地,要让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要让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要把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低。总书记还强调,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幅提高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要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更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些内容,都是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三是旗帜性。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主要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上十四条,作为一个体系,既是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又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展示了习总书记的理论勇气、政治智慧、远见卓识和独创思想。这个思想就是一面旗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飞跃。它是未来中国走向民族复兴开启新纪元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旗帜,只要高举这个旗帜,就能够实现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中国梦。
(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三庚: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新理论 提升北京精细化治理水平
今年9月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两个阶段相一致,规划体现了落实习总书记对北京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在今后发展中,除围绕核心战略定位,守住人口规模、生态环境、城市开发边界三条底线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外,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大城市病,如人口过多、大气污染、水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问题。
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城市精细化治理逐一缓解和解决。根据十九大精神,我们要从世界级城市群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层面研究城市精细化治理。具体讲,结合北京城市性质和城市治理需求,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现实需求角度,城市精细化治理有四大领域需要关注:一是城市生存,重点包括:(1)市政市容,包括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2)公共安全,包括交通运输和消防安全。(3)城市交通,包括地上公交和地下轨道交通。二是城市发展,重点包括:(1)城市环境,包括汽车尾气、清洁能源和施工扬尘。(2)应急管理,包括排洪排涝和冰冻大雪。三是城市特色,主要是城市生态、历史建筑、园林绿地养护等。四是人口治理,主要包括控制城市人口的机械变动、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模式”,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此外,交通、环境、产业升级治理也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
(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祝合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贸易强国战略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和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十九大报告展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报告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总定向、总指引,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报告指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要推进贸易强国的建设。作为多年从事贸易经济方面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我非常认同这一主张。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多年。从2013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但是从贸易的结构、贸易的定价权、贸易的发展方式与模式、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内外贸联动等方面,我国与贸易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新时代,我国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时代契机,实施贸易强国战略,推出一系列举措,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步伐。
(科研处处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冬梅: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学习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体会最深的是关于教育的论述。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教学和科研技能,还包括优秀的职业修养和人文素养。教学需要激情,这种激情来自对专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教学和科研工作都需要我们心甘情愿地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生命。人文素养会影响一个教师的眼界和胸怀,影响一个教师对其工作本身和工作对象的看法。
我认为教师有三个发展阶段,教书者——教学者——教育家。所谓教书者,重点在于“书”,就是重点关注完成教学任务,围绕书本而工作;所谓教学者,重点在于“学”,就是在教的同时,一直在关注学生,能够依据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学;所谓教育家,重点在于“育”。我认为,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做教育家就是重点关注对学生的长远影响,通过将正确的价值体系、哲学观念和文化思想高度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丰富的精神滋养,这种滋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微妙的,但又是长久而深刻的。
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依靠教师自身的学习提升,另一方面还依靠高校建立自身强有力的教师发展体系。这一体系至少应该体现在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要把教师素质提升和教师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只有充分挖掘教师潜能,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挖掘教师潜能,提升教师素质。
(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刚: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十九大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令和宣言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给我们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作为一个从事文化传播领域教学和研究的高校教师,我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个部分尤为关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振兴提高到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指南。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传播者,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立平:将十九大报告精神融入统计学学科建设中
在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中,我们特别注意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阐述中专门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作为统计学院的教师,我们要认真考虑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建设好统计学学科和统计专业,为学科发展、为统计人才的培养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略指引下,充分地利用课堂讲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学生;要在教学工作中用心,讲好每一堂课。我们不仅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尽全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统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晓安:十九大报告奏响中国法治建设最强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十九大报告中55次提及“法治”,提出一个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提出一个新的国家治理方略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描绘出一幅新的蓝图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在具体举措上,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法治建设在新中国历史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法治中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保障,法治中国也与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既有对接又有中国式的经验支持,法治中国对在以制度自信、制度引领为特点的国际舞台展现中国的大国地位、大国风范以及争取国际话语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九大报告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升级的嘹亮号角,奏响中国法治建设最强音。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关之际,经济发展下行、集团的分化、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转变、民主参与期望的提高,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给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国家能力变化的实践看采取制度特别是法治的治理手段是符合国家治理能力要求的。
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涉及人类对自身环境所具有的知识的巨大扩展;涉及价值观念、态度和期望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引起日益增长的公共意识、内聚力、组织力和行动力,并引起社会冲突。因此,现代社会、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极为重要。而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治理体系都是以制度的健全及制度的有效性为代表和衡量的。
制度来源于自生自发秩序,但是,自生自发秩序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成为制度本身。正是法律表现出来的国家权力,对这种秩序的进行修正补充,使自生自发秩序予以制度化。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公认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制度利益与公共利益不谋而合。
按规则生活是人类社会的起码要求,法治的核心意义是平等的人们按照良好的规则生活。虽然法治在中国还远非实现,但是,法治在中国取得正当性的意义却不能低估,它决定了中国未来社会的走向与中国人的命运。
(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文英:党的十九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更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全面阐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社会制度层面、生态系统层面、体制机制层面、措施任务层面、建设目标层面和理论体系层面。勾画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线,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其一,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制度、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
其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可优先从以下五个层面加快推进:一是完善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和保护制度;二是整合形成系统的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严格的可实施的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四是构建环境保护、绿色GDP绩效核算和奖励制度;五是针对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生态紧密联系区域,构建跨区域生态影响、环境污染、生态服务的核算办法、赔偿依据与标准、补偿依据与标准等政策制度。
其三,加大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保督察、督查,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促进生态环境好转,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其四,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共建共享,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发展;二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建设“绿水青山”、“天蓝地绿”的美好家园;三是坚持生态公平与正义,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实施跨区域的资源共享、环境共享、生态服务共享的绿色城市化发展模式,形成区域生态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城市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宏峰:加强外语教学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词中讲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文化软实力这一重大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在外国语教学中如何做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增强外语专业、外语教师以及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学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并有意识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成功运用民族优秀文化等问题。
中国的外语人要有一颗中国心,要具备中国的灵魂。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弘扬和践行的前提,是抵制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有效法宝,也是捍卫炎黄子孙整体尊严与个体尊严的坚实基础,亦是构筑文化自信长城的鉴定基石。
在外语教学与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要引入中国文化元素。运用中国文化视角解读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运用中国文化的视角研究西方文化,西方文学,西方语言中的问题。有效引入比较视角,对比视角,探讨中外文化的异同以及共通之处,让中华文化参与人类文明活动,为人类进步做贡献。
外语教师与学生都要学会用流利的外语重读民族优秀文化。这不仅是学科的要求,人才培养的标准,更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民族优秀文化的大智慧,努力为促进中外文化沟通交流做贡献,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奉献心力。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首经贸十九大专题网站[师生感言]栏目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