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聚焦我校教育基金会揭牌成立

1019日上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基金会揭牌仪式在校本部图书馆前广场举行。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我校教育基金会于2014915日获得了法人登记证书。

“条件虽苦,回忆是甜”

窦店的日子

87级保险专业的校友杨珊是教育基金会的理事长之一。“大学四年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未来的成长十分关键。如今我们的成就离不开母校的栽培,如今有了一点成绩,想起母校的培养,基金会的成立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回馈感恩的机会。”

在杨珊看来,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需要各方面的帮助,而资金与物质上的资助则是不可或缺的。基金会的成立不仅能够为母校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校友关注母校,凝聚力量,共同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杨珊回忆起当年的大学生活时,他笑谈道:“条件虽然艰苦,但逆境中更能够磨练人的成长。”杨珊告诉记者,他当时并没有在丰台区校本部上过课,大学有三年在窦店度过。那时大家住在军队的营房里,里间8人外间6人。“营房就是一种砖房,冬天一刮风屋里面就会漏风……学习环境是艰苦了些,只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仍令人怀念。”

看到同学们现在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杨珊希望在校生能够更加努力学习,且知识的获取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中。“多些个人爱好,广泛阅读,有机会的话也应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即是他对于同学们的期望。

“辗转奔波后,风景美如画”

从动手建校园到提议创办网络公开课

89级经济法专业的校友申黎是教育基金会的监事之一。当记者提问到她眼里基金会具有怎样的意义之时,她以激扬的语调回答:“基金会可以看做是四个平台。”申黎详细解释道,一是校友对母校表达感恩之情的平台,二是校友集中智慧和力量为母校做些事情的平台,三是首经贸在中国教育公益事业中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平台,四是已经从学校毕业了的校友们交流、沟通的平台。

申黎告诉记者,她看着基金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感到自己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为母校做些事情。而基金会的成立,在她看来正是学校实力提升的体现。

谈到这里,申黎提起了为首经贸建立、推广网络公开课的想法。她表示这是由于自己接触公开课比较早,实践后也确实从中受益,这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从自己主修的法律领域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美术领域,逐渐地,她发现网络公开课上面都有非常好的课程可供学习。“MOOC(网络公开课)是全球化教育的趋势,首经贸不能在这个趋势中落后!”申黎表示自己打算捐一笔网络公开课的启动资金,并希望校友们也能重视这个项目。“现在不仅是缺少资金,我们还需要思考公开课到底要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以怎样的方式推广,同什么样的人合作。”在话题的最后,她还表达了自己希望母校能够借助网络公开课这个平台,在中国、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的美好愿望。

申黎的目光转向了操场,她笑着回忆道:“你们现在的操场,在当时是一片荒地。而我们体育课的课程内容,便是到操场上拔草。”接着她的目光又投向了旁边的几座楼房,“当时我们刚刚从窦店搬过来……有一两座宿舍楼,还是我们和后来几届的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把它们建起来的。”她说正因为如此,对学校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花样岁月,梦回母校”

公益本无价,记忆最珍贵

89级经济法专业的校友李涵,是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之一。“校友基金会仿佛让毕业的学生又回到了学校一样。”李涵谈吐优雅,缓缓地向记者诉说着,在大家眼中,学校好像就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而毕业后的学生就离开校园了,他们只能默默关注着母校却不能为母校做些什么。基金会将已经毕业的校友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惦念着母校的校友能够有途径为学校做些贡献。

李涵告诉记者,她希望基金会能够在开展学生文体活动方面增加经费,也同样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参加这方面的活动。她现在回忆起当时在大学阶段参加的文体活动并不多,唯一有些印象的就是大四时学校组织的模特大赛。为了带动学妹踊跃参加,她也决定参与这次活动,最后还获得了十佳模特奖。“当时是九十年代初,所以这种活动还比较流行。”回忆到这里,李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走台步、练队形,到后来的选服装,本来和学妹们并不熟悉,但通过这个活动却同她们的联系变得紧密起来了。”

“在我看来,公益并不一定是捐钱。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举手之劳的帮助都可以称得上是公益。”李涵说,她在母校度过了花样年华,度过了最好的时光,所以回报学校可谓是理所应当。说到这里,她满含笑意的眼里透露出了坚定的目光。

“纯粹的公益,萃取的善心”

公开透明的平台

97级房地产经管专业的校友王晨是教育基金会理事之一,一直为母校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对教育基金会的捐赠,把学校曾经赋予他们这一代学子的知识经验与学校精神传承下去。学生在学校是既得利益者,所应该做的便是拿出一部分来分享,去支持与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可惜有这份心的学子却缺少一个现成的渠道来实现,而校友基金会正是建立了一个这样的渠道,从而协助校友们来救助校内外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王晨告诉记者:“我在之前一直通过希望工程来捐助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生活费,已经捐助将近上百个了。在捐助过程中,选择了很多公益基金来合作,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越来越感受到找一家可靠且可以信任的机构很重要。”直到去年对外联络合作处处长赵喜玲提出学校可以做这样一个教育基金会,这就使得那些有意愿、有能力捐助的人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教育基金会有着很多便利之处。首先,大家都很熟悉,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里面来。其次,教育基金会不仅公开透明,校友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把教育基金会做的更加完善。这些优势便成为了许多校友踊跃的参与基金会的原因。作为一名普通的首经贸大学毕业生,王晨希望可以把学校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传递下去。他这样说道:“我希望自己的捐助可以不带有任何商业色彩,不跟任何企业发生关系,不参与任何的经营与投资行为。这样汇集越来越多的人,让更多人把他们很纯粹的公益心与善心加进来,使得教育基金会成为一个很干净的平台。能力大则多投入,能力小也积极参与。”是的,对学校强烈的感恩之心,是所有校友们参与活动的基础。回馈学校源自于他们对母校深深的热爱。教育基金会,一个干净的平台,给予众多学子们回馈母校的机会。

80级经济专业的校友王磊在我校教育基金会揭牌仪式上这样说道:“每位校友都是一颗星,无论大小,无论亮暗。当我们汇集在一起时,才构成首经贸这个璀璨星空。”愿校友们继续珍藏在母校留下的美好回忆,怀着感恩、回馈之情,为母校注入力量,让星空更加璀璨。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