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谈教学】李宗圣:教书育人 知行合一
李宗圣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5年北京大学毕业。长期从事药物化学合成研究和绿色化学合成方法的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以核酸为靶的小分子药物研究、绿色化学、基于新型配体的有机—无机材料。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毒理学基础等课程。
记者:您对教书育人怎么看?您是怎样做的?
李宗圣: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我认为“育人”是第一位的,现在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从硕士到博士,教师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而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教好一门课、学好一门课并不是很难的事。而做人却是一件没有止境的事。我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是:首先做一个理论和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科研人员,这一点我基本做到了;其次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我自己觉得目前还没有达标;我的最高目标是要做一个好老师,这是我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记者:您平时是怎样备课的?
李宗圣:我是2005年到首经贸工作的,到现在也快10年了,我每个学期都要重新备课,加入一些新的内容,上完一堂课也要总结提升一下,更新一些不太理想的教学案例,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有点底气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本科院校与高职偏重技能教育不同,本科教学必须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且要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与学生分享,但是又不能够让学生不爱听,我在准备课堂讲授内容时,力图让专业理论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电子在原子轨道运动时优先分占不同轨道的原理时,我就举了几个互不相识的人上一辆空的公交车时,一般不会紧挨在一起而是尽量选择相互隔开的座位的例子,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了这个知识点。
记者:您是怎样把理工科类的课程讲得比较生动的?
李宗圣:我每次站在讲台上,都把学生看作是十几年前的自己,这样我就清楚了当年自己喜欢怎样的老师,喜欢老师怎样对待我和同学们,喜欢老师怎样讲课、讲些什么内容。
大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学,因此我会选择一些知识精讲,而留出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不让学生感到教师照本宣科,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学生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困惑,我会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社会在不断发展,作为年轻人,要多问一问自己能够为社会做点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