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人文系列讲座:中国古典园林之集大成者 颐和园的造景要素和造景手法
5月8日下午,图书馆主办的2025年阅读季“名家讲座”人文系列讲座第二场在614报告厅内举行。讲座主题为:中国古典园林之集大成者——颐和园的造景要素和造景手法,由谭迺立主讲。
颐和园的造景艺术堪称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之大成,谭迺立对颐和园的造景要素和造景手法进行了专业细致地解读。讲座主要围绕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细致梳理了颐和园的历史变革,从辽金时代的金水池、元代的瓮山泊、清代的清漪园,到如今的颐和园,这座园林取江南园林之秀,借北方园林之狂,逐渐形成现在的园林布局。第二部分深入讲解了颐和园的造景要素,包括山、水、花木、奇石、匾额和楹联、建筑等六大要素,其中,“建筑”又包含着亭、厅堂、楼阁、舫、桥、榭、轩、台、殿、馆、廊等要素。在对“建筑”这一最主要造景要素进行剖析时,谭迺立选取了颐和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分享,如知春亭、玉澜堂、佛香阁、拱桥、勤政殿等,使同学们对颐和园建筑艺术的精妙绝伦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第三部分内容则是对颐和园的造景手法进行分析,谭迺立介绍道,颐和园主要采取了对景、借景、抑景与扬景、框景、仿景或移景、漏景等六大造景手法,并选取了颐和园中典型美景,如借景玉泉山、框景长廊、谐趣园、西堤等进行讲解,生动地为同学们呈现了颐和园的造景之美。
谭迺立的讲座内容详实,见解独到,将颐和园这一古典园林所凝结的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巧思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这场讲座帮助同学们深刻领略到,颐和园不仅是一座兼具磅礴大气与细腻雅致的园林,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助于加深同学们对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人物介绍:谭迺立,研究馆员,文化学者,著有《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录》(主编)、《旧京城市建设寻踪追迹》(专著)等相关著作。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