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工作坊成功举办
为落实《关于支持北京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推动北京高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赓续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良好形象,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统群处指导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于7月2日成功举办北京高校“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工作坊。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工作室召集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李小牧出席工作坊并作专题报告。北京各高校统战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40余人参加工作坊。工作坊由学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孙庆福主持。
工作坊分为专题教育和主题参观两个环节。专题教育环节通过“学规定·北京市人大代表领学”“强作风·全国政协委员赋能”“树形象·委员工作室案例展示”三个板块突出重点、聚焦主题、简约务实、学用结合,使与会党外人士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主题参观环节与会教师通过参观《“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延安九日与作风传承:陈嘉庚先生1940年访问延安纪念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党外人士红色资源结合,运用有形有感的方式,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学规定·北京市人大代表领学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领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李平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的实践成果和详实的案例,为大家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与意义,阐述了党外人士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就如何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提供参考。
强作风·全国政协委员赋能
全国政协委员、首经贸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从自身丰富的履职经历出发,从“无党派人士站位与定位、建言资政准备与作为、建言能力与实效和建言献策体现的特质”等四个方面,生动地讲述了无党派人士如何找准参政议政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及在深入调研、精准建言方面的宝贵经验。通过她的分享,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升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高质量建言资政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树形象·委员工作室案例展示
李小牧从“联心联学,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筑牢思想根基;联合联动,健全运行保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联知联智,推动高质量建言,服务首都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委员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北京市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工作室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积极发挥“联”的作用,广泛开展学习调研,认真倾听界别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积极组织建言献策,着力将委员工作室建设成联系界别群众的“连心桥”和助力北京市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库”,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题展·延安九日与作风传承
专题参观环节,与会高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通过参观《延安九日与作风传承——陈嘉庚先生1940年访问延安纪念展》,重温陈嘉庚先生“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历史论断,汲取延安时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精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到“以作风建设永葆初心”的历史脉络,既是对陈嘉庚先生政治抉择的深切纪念,更是对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呼应。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华侨领袖,他的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不朽贡献,被毛泽东同志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展览以历史回望与时代对话为主线,以陈嘉庚先生1940年访问延安的九天为主题,通过“摸索——客居南洋 心怀祖国”“追寻——延安九日 同向而行”“新时代的‘延安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个部分,讲述了陈嘉庚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同声相应、同心相知、同向而行的历史往事,也生动再现了“延安作风”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此次工作坊的举办,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实践,是落实支持北京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的具体行动,通过专题学习教育,进一步凝聚高校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积蓄新能量。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