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图书馆举办人文系列讲座之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易经》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哲学的起点。《四库全书》中收集了哪些易学典籍?为什么这些典籍分在经部和子部?这些典籍价值何在?我们应该如何继承这笔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国学修养,图书馆于4月27日下午举办了《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四库全书>中的易学典籍》讲座,为读者讲述《易经》的智慧。本讲座也是图书馆主办的“悦万千书卷 享四季芳华”——2023年校园阅读季系列活动之一。主讲人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石刚教授。

石刚从巨大的宝藏、神秘的经典、古老的智慧、不朽的精神四个方面为师生们梳理了易学之广博,易道之广大。石刚从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讲起,指出其所藏的易学经典是目前为止最系统、完备的易学总汇,总目提要所载的内府本有23种,选取的版本文献价值最高,均为宋元精本,大多是是祖本、孤本。他还现场展示了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乃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故宫博物院文渊阁所藏本影印本。

石刚指出《易经》被一些人认为只是单纯用作占卦根据的书籍,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可以说《易经》是体现辩证法思想、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被列为群经之首,始于东汉时期班固编写的《汉书.艺文志》,“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创立先天八卦,周文王设立后天八卦并推演六十四卦,孔子做《易传》。并通过易学与经学、术数、天文、地理、音乐、兵家、音韵学、炼丹术等关系阐述了了易道文化的智慧。  

石刚为读者重点解读了《易经》与中华精神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而其中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革故鼎新都源于易经,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精神。石刚鼓励同学们学好《易经》,发挥其当代价值,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智慧源泉。

图书馆举办此次讲座揭开了《易经》这部古老哲学典籍的神秘面纱,石刚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生动有趣的文化阐释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中华经典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师生们的国学修养和文化自豪感。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