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信息发布会在博纳楼第七会议室举行。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志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蔡继辉,来自京津冀三地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皮书研创团队等出席了信息发布会。
会议第一时段由尹志超主持。吴卫星代表学校致辞,他对2023京津冀蓝皮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首经贸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搭建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与各方一道,共同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蔡继辉在致辞中对第12部京津冀蓝皮书成功出版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京津冀蓝皮书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出版社将继续做好蓝皮书的编辑出版和传播推广工作,不断提升皮书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恽薇主持了特邀嘉宾主旨演讲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围绕“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一主题进行主旨演讲,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目的是要强化和提升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强大能力,而京津冀在提升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运筹中心和全球金融中心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各阶段工作思路,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变化、新内容、新要求做了详细介绍;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以“对京津冀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的认识”为主题,就政府与市场、融合与集聚、创新与开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演讲;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孙久文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任务与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新特点”进行了主旨演讲。
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原主任申建军主持了《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信息发布环节。特大城市经济社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为题进行了总报告的信息发布。叶堂林指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突破口,本次京津冀蓝皮书不仅探究了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互动、创新群落、创新资本流空间和创新网络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对京津冀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绿色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进展与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分析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科技创新发展及其在京津冀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协同创新、创新群落建设、创新网络建设、创新资本流空间演变、科技成果转化、绿色创新、产业升级等等角度提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张贵,天津市委党校王得新,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李涛分别就“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成效分析”“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河北省科技创新发展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进行了信息发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江成副教授、孙瑜康副教授、21级区域经济学在读博士刘哲伟分别就“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及对策研究”“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核心城市与腹地间互动对比研究”进行了信息发布。
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新闻广播、中国新闻社、天津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光明网、新华社北京分社、新华社河北分社、搜狐城市、中国经济时报、环球时报英文版、凤凰财经、京津冀之声、中国城市报、天津电视台、河北日报、前线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周刊、财经杂志、时代周刊、新京报、华夏时报、长城新媒体、滨海时报、Visa看天下、津云、中国网、中青网、中国经济时报、北京商报、中国经济网等4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及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部分师生出席了本次信息发布会。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