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3952869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校务活动

学校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聚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

10月22日上午,学校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主题为“用课程思政推进人才培养和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总结研讨试点学院经验,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校党委书记韩宪洲、副校长王传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徐芳主持会议。

韩宪洲在听取了5个试点学院“课程思政”的主要做法和教务处总体构想后,对我校课程思政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效给予积极评价,并围绕正确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关键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推进与大家做了交流。

韩宪洲首先就“课程思政的起点”、“课程思政讲什么”“课程思政怎么融入”三个教师普遍关心的关键问题做了回应。他指出,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专任教师落实课程思政,要因材施教,把做人做事的基本原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各类课程中去,犹如烹饪中的盐,要把盐融入到各种食物中,实现思想价值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韩宪洲对下一阶段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了三点建议。一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总结和深化我校“课程思政”试点经验。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中去,让“课程思政”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将“课程思政”建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思政”建设是整体责任,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打造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课堂、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师。三是持续加强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密切关注溢出效应。把“课程思政”作为学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举措。

徐芳在发言中指出,2017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稳步推进,各单位在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引领作用、制度规范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做了有效探索。她提出,各单位要系统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去,更好地彰显首经贸作为财经类高校的课程建设特色。未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单位凝心聚力、同向同行,进一步加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科学合理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打造首经贸特色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服务好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工作。

王传生谈到,五个试点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很好地结合了各学院的特点,打造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紧扣各专业的特色。对于下一步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他指出:第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第二,要打造具有首经贸特色的多渠道、多方式、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调动并发挥各学院教师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实现“春风化雨”的育人成效。第三,学校将大力支持各单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适时推出鼓励各单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激励举措,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教务处处长刘强汇报了近年来学校通过多项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总体情况。刘强介绍说,学校通过构建“五二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体系推进工作,通过“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学研究、案例建设和第二课堂等五个抓手,在校院两级协同推进下,重点突破与全面铺开相结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把握、有效领悟,实现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未来首经贸将根据学科特色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深挖思政元素,推进三全育人,创新“课程思政”途径,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座谈会上,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和法学院作为学校第一批“课程思政”建设试点学院围绕本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做法、经验总结和未来工作的思考等做了交流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介绍了思政课程的建设情况,并就未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做了发言。

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金京虎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定期组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讨会,教师们对专业课教学如何融合思政内容进行充分探讨的同时不断统一思想,并形成了以管理学试点课程建设为重要抓手、工商管理类基础和核心课程作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试点课程,以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系统设置课程大纲,讲好相关专业领域的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的基本思路。同时,学院通过组织“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交流分享会,将“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在学院内进行推广与全覆盖。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解小娟从经济学院“课程思政”整体建设情况、《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示范课程建设情况、《西方经济学》示范课程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她表示,一直以来,学院通过积极搭建“课程思政”建设平台、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习“课程思政”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科研活动等方式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院全体教师群策群力,深入挖掘《西方经济学》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的修订,确立课程体系的思政元素融入点,增加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

会计学院党委书记许江波从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建设情况、党建与业务融合组织学习等方面作了汇报,分享了近三年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体会。重点就未来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规划做了分享:挖掘育人元素,修订并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设计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组织前往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调研,探索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长期机制。

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石刚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探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新举措,深刻认识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持续探索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融入的新途径、着力打造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新品牌。

法学院党委书记米新丽表示,法学院领导班子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上达成了高度共识,一致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她从学院凝聚共识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措并举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砥砺前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等四个方面分享了三年来法学院用“课程思政”推进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法学院院长张世君表示,法学院的专业课与“课程思政”是高度契合的,学院一方面在培养德才兼备法学人才的基础上强调法德,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学科竞赛等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学院希望通过建设法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打造一批课程、带出一批老师,编撰一系列教材,从而凝练首经贸法学院专业特色,形成引领和辐射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引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部门,将坚定地支持并配合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未来将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育手段创新等方面,不断加强学校思政课程的建设。同时,为各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支撑,不断实现深度融入和协同发展,构建“百花齐放”的首经贸“课程思政”建设生态体系。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付琳、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冯博、教务处副处长陶盈、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张益铭参加了座谈会。

浏览次数:

关 闭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

新闻热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