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首都建设规划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3月10日下午,由北京市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都建设规划专题研讨会在城市危机与应急管理实验室召开。会议主题为“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共有八位专家做了精彩发言。研讨会由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段霞主持。
北京市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副主任庞学栋首先传达了习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期间,关于北京要深入思考“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要指示。
北京市委研究室原主任王力丁指出,当前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首都,要有预见性,着眼于新的国际形势下首都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指出,注重首都的规划非北京的规划,把握好“都”与“城”的关系,认真总结首都规划建设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疏解腾退空间在首都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规划要体现人民性质,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社会的共识,通过监督来提高规划质量。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会上指出,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三个导向:目标导向、经验导向以及问题导向。并结合上海以及浙江的一些例子进行了分析。他提出,城市建设要注重生态修复,并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北京要注重整体的转型升级,率先从工业文明中走出来,从大循环转向微循环,从刚性转向弹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魁教授提出,北京现在要做的是“乘法”和“除法”。乘法即成倍的显著提高北京的核心功能,除法即把一切不适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都剔除。在对首都进行疏解前,要有一个总体的科学规划,规划应把“首”和“都”区分开来,同时考虑首都建设的事权和财权平衡问题,借鉴国外首都城市发展经验,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风貌特点。他还强调,制定好规划之后要严格执行,可以组织人力对规划设计进行评估梳理。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顾问工程师叶耀先概括了最近20年来世界城市发生的六个主要变化,分别就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看法、新的城市议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建设防灾抗灾城市、重视城市更新有关内容进行了发言。
国务院研究中心区域研究室主任刘云中主要从文明角度、社会主义起点角度和城市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的角度来简单叙述了城市规划的建设。他提出,北京的规划更应该体现历史的文明,以及世界的文明。
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安树伟围绕如何编制科学城市规划,以及民生问题发言。他提出,城市管理体制不仅仅要依靠道德手段,还应该严格按照规章法律等来规划。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上,不仅要靠行政手段,还应注重经济和法律手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堂林指出,对于北京市的规划,要站在203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来进行,并简单阐述了对于生态涵养区规划以及环首都圈规划的一些看法。
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蒋三庚及我校部分师生出席了研讨会。会后,市委办公厅《北京信息》刊登了三组文章,摘登专家观点。特大研究院正在抓紧落实相关研究工作,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