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榜样】 张少雪:不负韶华好读书
编者按:“经贸榜样”评选活动创办于2012年,已连续举办五届,以表彰在每个学年荣获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学生个人与集体,为全校学生树立榜样,鼓舞首经贸学子不畏艰难险阻,做勇敢的追梦人。新闻中心推出“经贸榜样”栏目,就2016学年受表彰的个人、集体代表进行报道,让大家了解这些身边的同学们身上蕴含的巨大能量。
他是学生干部、是压轴辩手、是校报记者……他在不同的角色中游刃有余;
他是本届校长奖学金的获得者,学习成绩、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样样突出,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他是张少雪,总说自己正经历着青春最好的时光,不负韶华好读书。
张少雪
2013级经济学2班
担任班级团支书,曾任学院分团委外联部部长、辩论队辩手以及校报记者等职务。
学习成绩名列专业榜首,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物流管理竞赛一等奖”等竞赛荣誉;参与《北京低碳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等科研项目,成绩突出。
学海无涯,孜孜以求
三年来,张少雪的成绩一直名列专业榜首,优秀GPA背后,既有对学习的投入与刻苦,更离不开他对学习节奏的主动掌控。与旁人设想的疯狂刷夜不同,张少雪更注重平日里的稳扎稳打。他说:“也许窍门就是注重效率,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任务。”从大一起,他便注重每一节课的听课效率,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习的时间坚决不会分神去想其他的事。“我觉得一定要明确每一刻要做什么,学的时候就认真学,玩的时候就开心玩,同一时间只专心做好一件事。不选择无序的作息、不选择混乱的生活,这份超强的定力与行动力难能可贵。
除了学业出色,去年张少雪还参加了“北美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这项比赛对知识储备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学习更多建模软件的操作方法,期末考试后,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他和队友在空荡荡的宿舍里备战了将近一个月。“为了在比赛中能够熟练建立各种模型,我专门买了《数学模型》一类的书,认真学习了层次分析法、灰色预测模型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还研读了近年来的获奖文章。”在比赛中张少雪小组组确定的选题是“制定方案测量地区供水能力,”经过数据收集,模型建立,到以我国烟台地区为例进行测算检验,最终张少雪和队友们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他坦言:“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实际问题往往影响因素众多,比理论中的情况复杂得多,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我获得宝贵的经验。”
张少雪的简历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栏便是写得满满的科研成果,这也是他成功保研的重要竞争力。大二暑假,他将读研定为自己的目标,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那年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论文大赛,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学术论文《物联网环境下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此后他对于学术研究兴趣渐浓,他两次作为领队,进行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三次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印象最深的是进行《新农村发展现状》的暑期实践调研活动。”张少雪介绍,“那年暑假我们来到河南许昌和甘肃会宁等地,除了用眼睛看,亲身去体验当地的生活之外,还到农民家里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人口流动状况。到村委会查询历史资料,搜集历史照片,了解当地的发展变迁。”他们看到许多地方的破草屋变成了小别墅,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和从前大不一样,体会到了新农村的发展,但是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张少雪说:“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发展还是相对落后。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于问题的捕捉能力加强了,看待问题更准确,能够通过表面看到实质性核心问题。”
此外,张少雪还积极参加到老师的社科基金项目,参加《北京低碳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看到张少雪简历上耀眼的学术成果,每个人都会暗暗思忖,取得这些成就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汗水。于他自己而言,这些结果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自己收获了哪些成长。
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竞赛科研,他都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珍惜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问及参与科研带给他的收获时,他答道:“科研培养一个人严谨的思维,严谨到说服自己与他人;每做一次科研,我都在知识上对钻研的领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此外,这个过程也会培养一个人超凡的耐心。”
未经历过迷茫的人,不足以语成长。他坦言,做科研项目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觉得特别迷茫,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有时想了解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调查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更多不懂的知识;为了理解这些相关知识,又需要再去调查与它们相关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庞杂的任务,既需要缜密,更需要毅力。
大浪淘沙,在简历上他留下了充实的三年,学会了克制,收获了耐心与专注。
业有专攻,事事躬行
学习之余,丰富的实习经历也带给张少雪许多收获。“有时候发现自己周围有许多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大神’,我想,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呢?”大二学年和大三的寒假,张少雪在新东方做助教,也做家教。刚开始做老师,他心里其实很没有底,因为第一次接触陌生的小朋友,他略显慌乱。最初的几次课,孩子表现出厌倦的态度,不喜欢将玩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为此,他特意研究班上孩子们的兴趣,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从兴趣点出发,引导孩子进一步学习。多次课程后,孩子慢慢地喜欢上了跟他一起学习。
“三年里有遗憾,但不后悔;很多最初定下的目标与想完成的事情我都做到了。”问及未来,张少雪给出了待定的回答。“也许未来我会在学术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可能会读博;但在这之前,我要做的依然是打好基础,‘刷新’自己、丰富自己。”
起起跌跌,志当亦坚
在张少雪宿舍的桌子上贴有三张便签,分别写着三句话。
“玩得起,输得起”写在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马失前蹄之后,意外的失利,并非难以释怀;
“受得了孤独,拿得住进步”写在他大三伊始之际,为准备学业,他辞去各种工作与活动,整个人空闲下来,突生冷清之感。虽有不适,但他也大抵明白,其中滋味并非一个电话、一阵闲聊能够消磨,需要单独承受;
“容易实现的不是梦想,轻易放弃的不是诺言,生活就是要敢于挑战”是一天晚上他偶然在“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中看到的,觉得挺有道理便记录下来。话虽易,躬行难。
三年并非一路坦途,跌入低谷之时,张少雪会放下手头上的一切任务,买上一张回家的车票,在家中呆上两三天。重回学校,或还有些许懊丧遗憾,却不足再言多余的话,重新再来。“家是一座温馨的港湾,上高中时翻来覆去地听,不曾有感慨;如今离家在外,事不顺遂,才有体会。”处事严谨缜密的他,也不乏感性的一面。
三年时光,有飞扬的一面,也有平淡的一面。张少雪觉得,平淡是飞扬的底子,长路漫漫,应当砥砺前行。
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写下:“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如今的张少雪,不复当初的懵懂,却依然如骏马一般飞奔在路上,正经历着他最好的时光。
策划:冯缘
文稿:汤博
编辑:殷晶晶
封面:曹海鹏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