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不断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性和根本性任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主力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掌握“挖掘、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方法论,练好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功。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在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段时间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积极开展生动实践,首经贸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别推出“课程思政大家谈”专辑,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教师找准切入点,提升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做“活”的思政。
将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 有机融入课程
赵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曾挂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金融办副主任。拥有英国杜伦大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主讲课程包括国际金融学双语及英语,中级国际金融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货币、汇率及汇率制度、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等。
大家好:
我是金融学院赵然,我承担的课程是国际金融学,该课程去年获批了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下是我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国际金融学》这门课与生俱来就具备搭建课程思政体系的优势,不需要刻意为之,思政元素就会通过国际金融历史学习、国际金融市场比较以及数据解读渗透到教学中去,是天然的思政教育的土壤。《国际金融学》所有理论的核心最终都会落脚到国际货币与汇率上,课程当中绝大多数理论知识点都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和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崛起有很强的关联,比如说国际收支、汇率体制改革和国际金融资产配置等。国际收支的调节能力最能反应出一国的大国责任感和应对短期流动性危机的能力,通过对比经济大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历史数据,就可以很鲜活地感受到大国经济地位之间格局的转换。汇率是一国政治经济实力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货币的需求衍生于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汇率的波动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一国经济实力、货币地位的高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大国风范、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效率以及全民素质的快速提高都让中国成为了全球资本瞩目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金融资产配置组合当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资产。
所以,在国际金融理论框架下,梳理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治理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实施战术正当其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比如增加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日渐提升的地位等;通过“汇率决定理论”促使学生理解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人民币将成长为核心国际货币的趋势等;通过人民币汇率的案例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并理解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使得中国市场抵御外部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加强等;通过结合内外均衡理论和全球外部环境的现状,加强学生对中国的经济政策稳定性和独立性的理解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全球爆发了多次经济金融危机,党始终坚定意志、坚持正确领导方向,带领全国人民平稳度过每次危机。总结历史经验,将会帮助我们更加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和目标。新国际经济格局下多角度、全覆盖搭建《国际金融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最终目标是要将中国特色国际金融治理实践、货币崛起和大国崛起融入进《国际金融学》的各个章节中,搭建系统的课程思政体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