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高闯教授、劳动经济学院童玉芬教授和曾雪婷教授、经济学院蒋雪梅教授成为了学校教师当中的“网红”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科研能力强、研究成果丰富,在2018年科研奖励评选中获得奖金数额超过20万。
2018年,学校先是在5月份召开的第四届学科与科研工作大会上出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纵向科研项目、学术期刊论文、科研成果获奖奖励办法》,继而在年底补充完善后出台了新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奖励办法》,较大幅度提高了科研奖励力度。根据新的科研奖励标准,2018年我校共有220余名教师获得总额超过580万余元的科研奖励,可谓“一字千金”,这在教师当中引起热烈讨论。科研奖励办法的颁布及科研奖励的兑现,是对教师科学研究劳动的肯定和认同,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对提升学校科研工作水平和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善制度调结构 让科研工作受重视
2014-2017年我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跃上新台阶,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快速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增强,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研处处长姚东旭介绍:“2018年5月的学科与科研工作大会上,学校推出了针对纵向科研项目、学术期刊论文和科研获奖的奖励制度,向全校教师清晰传递出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的信息。2018年下半年,学校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将决策咨询类成果也纳入到科研奖励的范围,实现了科研奖励的全覆盖。”2018年12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实施。“最新的科研奖励办法将原有的科研项目配套经费,全部改为以‘科研奖励’的形式发放,同时较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拉大不同成果间的奖励级差,调整奖励结构,突出对高端成果的奖励,鼓励教师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让教师的科研劳动得到充分肯定”。姚东旭说。
鼓励高端重基础 使科研工作有突破
姚东旭介绍,学校在保证对青年教师基础研究项目提供启动经费的同时,着重孵化和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力争形成若干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产出一大批标志性学术成果。最新颁布的科研奖励办法对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更大,其中国家重大项目奖励30万,国家重点项目奖励20万,国家级项目奖励10万。蒋雪梅认为:“新的奖励办法使教师感受到对科研工作的肯定,且奖励与成果质量挂钩,论文质量越高,激励力度越大,使得科研真正得到‘正向’激励。”
2018年我校共获批各类纵向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获批33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保持在市属高校和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列;我校教学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668篇,其中SCI、SSCI期刊论文71篇,国内权威期刊论文89篇,CSSCI期刊论文240篇,数量稳步上升。
【科研笔记】
曾雪婷,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优化与风险分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能源环境政策分析。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评估项目、水利部水权确权试点项目、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等。作为核心成员及子项目负责人参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环境署(UNDP/UNEP)、全球环境基金(GEF)、加拿大环境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项目10余项。发表国内外核心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行业标准1部。
首先,科学研究,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就自己而言,我始终认为兴趣是保证科研推进的最大动力。我是一个特别爱游山玩水的人,对水充满了极大兴趣,总感觉有水的地方很有生趣,吸引人的不仅是景色,更是水孕育的文化。每次调研途中,我总爱打听水背后人的故事,以及人发展中水的声音,并特别关注人与水之间的互动;甚至在自己旅行途中,都会对有水之地念念不忘,总爱去现场目测一下水质,猜测一下水质的形成原因。这种兴趣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职业病”,默默伴随着自己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大量例如地下水超采、污染物偷排、人口膨胀与水资源短缺、贫穷与水治理等问题,想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就更加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其次,研以致用,科研需要坚持与付出。科研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发展、民生关切、关乎长远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是我想坚持的原则。但目前,科研成果转换与运用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例如单一的模型难以反应复杂的现实情况,工程化研究不足导致技术不配套,资金、政策、渠道受限致使研究成果难以转换及运用。面对无数的挫折与倦怠,我经常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把一些小小的发现写出来,今天的付出将会堆积成为明天的收获。
最后,交流合作,创新就是融合与共赢。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是寻找科研突破点的有效途径。我目前承担的项目涉及到人口学、产业经济学、环境规划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系统科学、公共部门决策、政府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因此,以共赢为目标,加强与不同学科专家学者的交流、强化国际合作,互促互进,才是科研创新的有效渠道。
蒋雪梅,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低碳经济,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宏观经济数量分析等。目前已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本,在国外SSCI/SCI期刊《Energy Economic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Eco-logical Economics》《Regional Studies》等发表论文20余篇,在国内核心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撰写的多篇政策研究报告曾获得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温家宝、汪洋等的批示。
从博士毕业到现在大概也有十余年的时间了,严格意义上算是中年教师了。我觉得自己的科研成果目前还集中在“数量”较多的阶段,真正顶级的期刊发表还没有,我希望下一阶段能够顺利过渡到“质量”取胜的阶段。
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看,我觉得想在“数量”上有一定积累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对经管类专业的研究而言,研究领域或者研究选题最好能够切合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通过深入学习党和政府的工作报告,可以确保自己的研究选题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也正好是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以及顶级期刊关注的问题,使得自己所学真正能有所用。这里我所说的顶级期刊,当然不仅指中文期刊,也包括英文期刊。从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来看,我发现,作为现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我们关心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国际期刊关心的问题,所以这样的选题完全有机会在顶级中、英文期刊上发表。
二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中要坚持下去。只要确定的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和学术性,就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要有愚公移山、不做出成绩誓不罢休的精神。我自己博士刚毕业的时候,也是走了不少弯路,什么热门做什么,这样就导致了积累不够,特别是申请项目的时候,研究基础非常容易受到质疑。后来静下心来,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上“精耕细作”,有一定积累,然后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后,才成功申请到了一些国家、省部级项目,从而形成了“论文-项目-论文”的正向循环。只有坚持才能有所积累,只有积累才会有贡献。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