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13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主办,《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协办的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在北京西国贸大酒店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全国近40所高校及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等机构的80多位代表出席了大会。本届论坛以“协同创新与多层次金融学教育”为主题,全面研讨金融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本届年会由我校金融学院承办。
首经贸党委书记柯文进致欢迎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主持开幕式。党委书记柯文进首先致欢迎辞。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工作报告,副主任委员马欣宣读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的贺信,副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桥云宣读了新会员名单。协办单位代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副主编宗良研究员致辞。
张礼卿主持主题演讲环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康霖,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金融论坛》杂志副主编刘彪和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桂荷发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金融教育界泰斗曾康霖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现代金融在不断发展,尤其是金融行业与金融机构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过去融通资金的概念。金融有分配的功能,它要参与社会保障。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形势培养人才。培养金融人才应按能力与视野划分培养层次。高级金融人才需要具有国际的视野、关联的视野、超前的视野。中级金融人才应具备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吸纳知识和反思的能力。初级金融人才应着重培养实务操作。此外,曾康霖还着重强调加强法制观念教育的重要性。
刘彪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现代银行业发展急缺复合型人才,在人才教育培养上应全面教育,协调发展。桂荷发着重介绍了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金融学教育的借鉴与启示。桂荷发总结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提出,金融学专业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衔接应区分主次,突出重点。
在下午举行的三个平行分会场上,与会代表分别就协同创新与多层次金融学教育、金融风险管理进行了讨论。金融学教育两个平行会场分别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桥云、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邢天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李季刚与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主持。参会专家重点讨论了人才培养多层次与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金融教育如何适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等问题,并提出应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以促进协同创新。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龙超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李楠高级编辑主持金融风险管理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工商银行的代表就金融风险管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交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尹蔚玮教授讲述了其采用无套利的国际宏观金融方法集中研究短期汇率波动和宏观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方法,宏观经济基本面以非线性形式模拟了汇率动态波动。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李堪博士讲述了其有关采用非参数—MLE估计方法估计四个时变Copula函数模型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前后中国与国际主要金融市场之间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存在性问题。其中很多成果对于金融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他参会代表还就宏观金融稳定与微观金融风险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闭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原院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朱新蓉主持。主任委员张礼卿在总结中提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从仅提供金融服务向综合性服务供应商转变,金融学教育应适应现在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张礼卿提议各高校间应增加交流,推行交换生,共同争取教育自主权。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明确了与会代表对于金融专业教育改进的目标,推行分层次金融教育。会议决定2013年年会暨第四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将由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承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江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外贸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兰州商学院、河北经贸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广西大学共计15位金融学院院长、24位副院长及数十位金融学科带头人。我校规划处处长姚东旭、科研处处长祝合良及金融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正副主任、各研究所正副所长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金融业面临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对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多层次金融学教育的发展问题,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金融人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专家的深入探讨与交流,为我国金融学教育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促进了全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加强了各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我校金融学院师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