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记忆】迈出首经贸国际化办学第一步

时间:2016-04-07 来源:校报 作者:刘建平(文稿) 张佳宁(编辑整理) 字号:AA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成为全国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北京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也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步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机缘巧合下,与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结缘,使我校国际交流合作打开了一个崭新局面。

无心插柳 喜结良缘

1984年初冬,经北京经济学院沙福恒教授和时任日本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大和先生的牵线,日本柔道代表团顺访了北京经济学院。这一看似与学校并无关联的访问,其实是一次投石问路的探索,率领该代表团的团长是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学长(校长)佐伯弘治先生。时任北京经济学院院长谢锡迎热情接待了代表团,在会面中,两位院长共同表达了推进两校友好合作的强烈愿望。就这样,柔道代表团的来访成为了学校与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建立友好院校关系的序幕。

其实,在访问我校之前,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已经考察了北京多所高校,最终还是选定了办学特色、规模都与本校相当的北京经济学院作为合作对象。

1985年夏季,以佐伯弘治为团长的日本流通经济大学代表团一行五人正式访问了我校。时任北京经济学院院长谢锡迎,顾问袁永熙,副院长孙仲鸣、于涤热情接待了代表团。时任院长办公室主任的刘建平与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希英负责此次接待工作。这次访问是我校首次接待国外代表团,学校也没有专门外事接待的基础设施,大家都感到了一定的压力。

刘建平至今还对这次接待任务记忆犹新。在代表团到来之前,学校由院长办公室牵头,召开了联合会议,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学校还专门准备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外事接待室,开始紧锣密鼓地改造,更换了沙发、地毯和窗帘。

代表团到学院之后,双方就即将签署的协议进行了字斟句酌的讨论,双方达成一致后,北京经济学院即开始筹备协议签署事宜。与此同时,学校安排由刘建平陪同日方代表团前往古都西安参观。当时由于旅游资源有限,代表团被安排下榻在西安交大的外国专家楼。访问团参观了兵马俑、华清池、碑林等地,接受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双方也在游览中加强了沟通和交流。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返程前一天,刘建平发现西安接待方忘记了预定代表团回京的机票,这着实给他出了一个难题,“当时给机场打电话,被告知第二天的机票已经售罄,我还是不甘心,立刻驱车赶到机场,发现还是没有余票,一想到签字仪式已万事俱备,只待代表团回京,我就更加心急如焚。”后来,刘建平突然想到了飞机还有头等舱,咨询之后发现果真还有余票,便当机立断买了票。日本代表团后来知道这件事之后,对校方的做事态度表示赞许,更专门在北京找到了能做日本菜的饭店宴请了北京经济学院校方代表。

1985年,北京经济学院代表与日本流通经济大学代表团合影。前排左二为谢锡迎院长,左三为佐伯学长

在代表团去西安参观期间,校内也在密集筹备签约事宜。按照惯例,校方需准备中、日文协议文本,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一般的印刷厂都没有印刷日文的能力,北京经济学院更是没有计算机和打印机这些办公设备。为了制作一份日文的文件,刘希英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半个北京城,最终,找到了北京外文印刷厂,才按时将印刷精美的协议书摆在了中日两校校长的签约桌上。

中日互访 协议落地

198584日,签字仪式在北京丽都饭店举行,谢锡迎、佐伯弘治分别代表中日两校正式签署了“北京经济学院与流通经济大学校际交流备忘录”。北京市政府外办主任、市高教局局长、日本驻华使馆的官员也应邀出席了签字仪式。“今天我们回头重新审视这份协议书,更加感受到它的份量所在。它是我校国际化进程中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刘建平感概地说。

1985年年底,以袁永熙为团长的北京经济学院代表团回访了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深入考查了日本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管理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与建设。在访问期间,中方代表团根据协议书商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确定北京经济学院每年选派不超过5名教师赴日本进修,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则选派不超过5名学生来中国学习的方案,同时,双方也对选派人员费用、选课方式等进行讨论。在访问期间,日本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同样给代表团留下深刻的印象。刘建平说,“与国外大学相比较,我们的大学需要追赶的距离还很远,需要向发达国家的大学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们要借助对外开放的‘东风’,抓住机遇,加快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和合作,尽快架起北京经济学院通向世界的桥梁。”

展开合作 助益良多

19863月,第一批5名青年教师赴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学习至2014年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派出34人次青年教师赴日本流通经济大学进修学习,其中获得硕士学位11人,博士学位8人。这些教师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教学、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学校各个学科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刘建平认为,学校当时开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是要学习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理念和资源来为我们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国家级教学名师杨河清教授曾担任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院长,他先后三次去日本流通经济大学进修并获得博士学位。谈到这段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时,他深有感触,“在日本的学习经历会给我很多启发,我也会把一些教育和治学方法带回学校,与同事一同分享。”比如在研究生培养方式方面,杨河清就受到了日本“家庭式”培养方式的启发,他会将自己带的研究生、博士生定期组织在一起探讨学习、研究和阅读方法,也会定期查看研究生们的论文进度,并对其进行指导,或是设置一些学术问题供大家讨论,在做这些事情时,杨河清会将学生们聚集到一块,形成一种家庭的氛围。在这个模式下,老师不仅仅能够全过程把控学生的研究进程,还会在大家庭的带动下,使学生互相带动、师生教学相长。现在,在一些新观点新现象出现时,杨河清也会借助微信设置一些讨论话题供大家研究讨论。

中、日文版的“北京经济学院与流通经济大学校际交流备忘录”

截至2015年年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已经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有着友好往来关系。与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的友好合作是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开端,双方签署了第一份完整的校际间友好合作协议书,第一次通过校际交流渠道,有计划、多批次地安排我校青年教师赴国外大学进行培养的合作项目。与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的合作是我校国际化办学历程中的重要一步,为之后的国际合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关 闭
打印 编辑:冯缘 浏览次数: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