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2015年获批46项国家级项目,79项省部级项目,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21篇,权威论文90篇,9项研究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国家级获批项目数量保持稳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5年,学校科研处与各院系积极合作,举办了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共计284场次。其中,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美经贸论坛、2015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2015特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第八届城市国际化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5)国际论坛、2015中国商品流通论坛等24场有影响力的国际、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2015年是我校科研稳步发展的一年。学校逐步加强组织工作,教研人员科研积极性普遍提高,科研活力进一步激发,形成了良性循环。2015年,我校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在全国位列第12名,在全国财经类大学中排名第二,居北京市属高校第一位。这些成绩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截至12月28日,2015年我校教研人员申报各类项目500余项,获批各类纵向项目178项。”科研处处长祝合良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告诉记者。
据祝合良介绍,截至12月28日,2015年我校获批的各类纵向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各类研究项目7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39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8项,其他委办局级项目53项。
在祝合良看来,国家级项目申报数量持续小幅增长体现了我校科研工作稳步发展的态势,而获批各类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科研成果质量大幅提升,高水平国际成果实现新突破,科研成果转化成绩突出
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28日,我校科研人员出版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共计72部,其中专著37部。发表论文569篇,其中国际A刊发表11篇,国际B刊发表5篇,国际C刊5篇;权威A类期刊21篇,权威B类期刊69篇;核心A类(CSSCI)期刊112篇,核心B类期刊(北大核心期刊)133篇,一般期刊213篇。刊发了2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5篇《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同期,还有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赵秀池教授的著作《北京中心城人口疏解与新城发展机制研究》(2011,经济科学出版社)和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庆玲等人的著作《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管理研究》2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在荷兰Tilburg大学公布的‘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显示,首经贸国际经管学院在2013年国际35种一流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位列全国第9名。而2015年1月至10月,学院已经在这35种期刊中发表论文17篇,位列全国第4名。”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文川介绍说。
“5月,北京市社科联到我校调研新型智库建设情况。会上,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凯对我校智库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祝合良指出,目前学校有30多个柔性学术组织,其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是北京市首批6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研究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经济圈建设、生态文明、特大城市治理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在高校型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今年,我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的著作《北京中心城人口疏解与新城发展机制研究》(2011,经济科学出版社)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管理学类二等著作奖。”祝合良介绍说,该奖项突出以质量和贡献为先的评价导向。这些优秀获奖成果,立足时代实践和学术前沿,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在创新理论、传承文明、资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真实反映了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
2015年,我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绩十分突出。《国际上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房地产税在中国“水土不服”》《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建议》分别于7月17日、9月1日获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完善治理机制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从大数据看北京对津冀投资情况及相关建议》分别于3月12日、12月2日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同志批示。《促进北京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的四点建议》《完善治理机制是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的关键》分别于1月12日、3月26日获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同志批示。《应对首都“城市病”的几点建议》于7月1日获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批示。
相关新闻: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