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3952869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广角

《北京考试报》头版通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纳敏行,敢为人先

  

若不行进其中,我们很难想象,在北京西南部,有一所大学如此令人向往——

她,矗立丰台花乡,鲜花次第开,香飘十里外。花季的青春在这里安营,真善美的种子在人生的四季绽放。

她,崇尚骆驼精神。莘莘学子,在长城内外、五湖四海,甘做丝绸之路的“神舟”、中西贸易的象征、忍辱负重的“典型”、博纳敏行的“模范”。

她,敢为人先,在全国财经类大学中,始终走在第一阵营;劳动经济学学科,是全国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无线网络,覆盖智慧校园的每个角落。

她,年近花甲却青春焕发,已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她,就是本科招生录取分数始终名列市属、市管高校前茅,被北京考生和家长称为“神校”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博纳,海纳百川,站在北京望天下

528日,我们闻着浓郁的花香,走过月季怒放的大道,走过骆驼形状、睡莲妩媚的曦池,走过棵棵栋梁掩映的幢幢砖红色建筑,行进首经贸博纳楼,这里是学校的办公楼,也是学校的指挥中心。

副校长王传生正在办公室忙碌着。谈起学校发展、办学特点、培养模式、育人质量等,他如数家珍:“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学校的发展方向;“现代化、国际化、多科性、有特色”,是学校的办学特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大学”,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全面落实应用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提升学生国际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有效举措。

其实,他介绍的一切,在首经贸都已变为现实。

博纳楼里品“博纳”,我们品出了“海纳”。这是一所市属高校,但学校海纳百川的胸襟、放眼天下的视野,丝毫不弱于清华、北大。学校牵手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与他们有学术交流与合作往来;近年来,学校新进教师的一半,都有海外学习经历,国际经管学院的教师更是全员海归。

首经贸国际经管学院教师李红军,32岁。他17岁考上清华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考研进北京大学,再考博到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研究经济学。去年毕业本要留在美国工作,却受导师的召唤来到首经贸任教。他对“博纳”的理解是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国际化是国际经管学院的特色。全职教师37人,全部拥有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德国等国家的博士学位。他们将国外所学的最新教学理念和科研方法带到国内。所有课程采取全英文教学。老师用英文授课,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提交作业及课题报告;针对学生实际,教学组设定课程内容,任课老师编写相应课程讲义;鼓励学生课堂发言、课题研究、当众演讲。导师组老师定期与学生会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予以指导。

学院还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创建出国“外培”和出国“硕士预科”项目,聘请普林斯顿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学者为特聘教授。

国际经管学院定位为“国际人才培养平台、高端科研产出平台、海外人才聚集平台、引领创新开放平台”,努力推进国际化教学实验,争创高水平科研成果。

经济学院基本实现了只要学生想出国交流,学院就能满足。院长郎丽华介绍,2005年以来,经济学院与欧美的近20所大学开展了互派学生的交流项目,每年都要选派数十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合作大学学习12个学期,或攻读双学士学位、双硕士学位,或保送本科生到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经济学专业大三学生陈思嘉,去年暑假报名参加了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暑期交流。第一次踏出国门看天下、听美国老师讲课,让陈思嘉在专业和视野上都更加开阔。今年暑期,经济学院还将有70名大二、大三的同学出去学习、交流。

敏行,敏于实践,脚踏实地重应用

行进城市运行与应急管理实验室,30平方米的沙盘引人注目。这座沙盘以北京西站为中心,彩色的灯管线路代表了城市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华彩的灯光点映在每座房屋之上,整座沙盘就像一个迷你城市。

1530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陆辉老师在实验室旁边的实践课堂上课,数十名学生从互动屏幕上观看城市发生地震、火灾等重大灾难时的模拟场景,以及城市各急救部门如何联动应对灾难。如此多彩、直观的实践课在首经贸的课堂并不少见。

这是学校“实践课堂”的一节课,是学校从课内到课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缩影,也是提倡“敏行”即高效实干精神的一个常态。

学校教务处处长张学平介绍,学校以“大实践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就业创业能力为中心,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建设、综合创新、共享开放”原则,组建8大实验教学中心,形成融基础素质实践、专题社会实践、专业系统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于一体,“实训——实践——实战”多层次递进式驱动的综合性实践育人体系。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级创业培训基地,120多个规模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为本科实践教学4年不断线提供重要依托。此外,学校“多样性”、“选择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在首经贸,每个专业都在着力培养实践型应用人才。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柳学信介绍,学院专业课设有“移动课堂”,企业与学生直接进行双向交流。与京东、翠微商城等合作的“移动课堂”,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营销和电商。

知名企业家和高管直接授课。家乐福大中华区总裁唐嘉年为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授过课,“全聚德”等老字号直接为学生布置课题,让学生帮着解决难题。

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助理范围介绍,劳动经济专业已走过60个春夏,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开设“实践课堂”,建立实践基地。今年暑期,北京华联集团将接收35名学生实习;45名学生将到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习。与校内理论导师对应,校外也有实践导师队伍。

行进首经贸就业中心大厅,恰逢资产评估专业大四生徐东、贾垒拿着三方协议,向工作人员询问填写要求。两人都已被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录取。贾垒介绍,全专业60个毕业生里,已有5人被普华永道录取。

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庄首建介绍,首经贸多年保持高就业率,2014年本、专科生就业率高达98.72%。每年有100多名毕业生进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学校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广泛。学校学生处以及各个学院(系)均与众多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与重点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就业范围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类型的单位。出色的就业情况得益于学生在校期间扎实的专业功底及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创新,敢为人先,经世济民有担当

创新,敢为人先,是首经贸60年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崇德尚能,经世济民”,是首经贸的校训,也是流入一代又一代首经贸学生血液的担当精神。

学校有一支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近55%2006年起,学校开展教师职业规划工作,对每位教师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帮助教师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OTA(教师促进中心),得到了全校教师的支持和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教师乐业工程”。

学校从外引内培两个维度构建包括“启动—优青—拔尖—领军人才”的教师职业发展全程培养系统,推行青年教师驼峰计划、中年教师培养计划、经贸人才培养计划、管理服务人才提升计划及人才体制机制创新计划,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纪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统计学院教授纪宏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学校大力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社会贡献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为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还重点打造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等30多个研究机构。416日,首经贸发布了第四部京津冀蓝皮书,并成立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

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在国际著名学术英文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20129月至20153月,共发表(或录用)论文55篇,其中国际A17篇,国际B12篇,国际C类(或SS-CI)及国内期刊26篇。

荷兰蒂尔堡大学公布的“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显示,首经贸国际经管学院在2013年国际顶尖、一流的32种经济学期刊上发表5篇高质量论文,位列全国第9名。20151月至5月,学院已有十多篇论文在国际A类期刊中接收发表,预计将有机会进入该排名国内前5位。

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学校每年设立创新项目300项,投入约180万元。近年,每年吸引约1400名学生参加,项目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王雪晴说,参加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创新思维,还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比赛的经历就是个人成长的过程,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综合能力都有提升。

学校每年都面向全校学生举办商务谈判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创业大赛、英语水平能力大赛等61个学科竞赛项目。这61个竞赛是专门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的,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能在竞赛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早在10年前,首经贸就创新性地开设了实验班,培养创新型人才。郎丽华介绍,经济学实验班毕业时考取国内研究生的占一半,就业、出国深造各占四分之一。2009年起,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班领衔设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规则的优质人才。目前,全校10个专业已成立国际班。国际经管学院全英文教学培养国际化的研究型人才,而华侨学院的全英文教学注重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在学校OTA午餐会上,“有了慕课还需要大学吗?”吴冬梅教授的“教育学的颠覆性革命:‘翻转课堂’你准备好了吗?”引起热议,也掀起一次头脑风暴。工商管理学院每周1小时左右的“午餐会”,是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小小创新。师生边吃盒饭边聊天,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秉承“博纳敏行、脚踏实地”的骆驼精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明年将迎来建校60周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理论扎实、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多科性、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大学”的目标昂首前行。

相关链接:行进京校 博纳敏行 敢为人先 ——行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浏览次数:

关 闭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

新闻热点

TOP